凌晨两点的梅陇,很多人也许还在甜蜜的睡梦中,梅陇环卫公司的许军已经摸黑起床,2点半出门,3点前到单位,一切准备就绪后,驾驶着他的“爱车”,穿梭于梅陇各个社区之间,和同伴一起带走垃圾留下清新,上午11点回单位冲洗完车辆,结束一天的工作。 许军是一位70后,今年48岁,上海梅陇环卫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垃圾清运车辆的驾驶员,进入环卫工作近十年,目前负责全镇湿垃圾清运工作,奋战在垃圾分类工作一线。 分类意识增强湿垃圾变多了 梅陇镇去年开始垃圾分类工作,效果初显,小区居民的分类意识在增强,自觉将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可回收、有害垃圾分开。以前垃圾不分类时,干湿垃圾混运,湿垃圾收运处置少。如今,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湿垃圾的分类量明显提高,湿垃圾变多了。还记得刚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时,许军经常会遇到垃圾分类不干净,厨余、果皮等湿垃圾与干垃圾混放在一起,这种情况,许军都会与物业公司沟通,由物业分拣员先行处理完再行清运。此外,许军还会每天记录桶数、各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形成台账,为后续垃圾分类工作调整做依据,如遇到分类有异常,还要分析原因,进一步沟通。 据公司总经理胡军民介绍,全镇120个小区已有61个开展垃圾分类,4月份将全覆盖。村、中小学、商场、工业园区等已全覆盖。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垃圾分类点位不断增加,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在不断增强,每天清运的湿垃圾量逐步增加,全镇湿垃圾总量由年初的17吨/天增加到现在23吨/天,预计3月底将达到30吨/天,公司的清运车辆已由最初2车次/天增加到现在的6车次/天,并配备了相应司机和装卸工。 家乡变美变漂亮累并快乐着 今年1月份,许军在电视上看到新闻,市里开会部署垃圾分类重点工作,还要立法,看到和自己工作有关的新闻,他感到很兴奋。作为一名清运工,他还主动承担了宣传垃圾分类的工作。清运过程中,曾遇到一家食品厂没有按照要求分类垃圾,单位负责人开始嫌麻烦,并不愿意分类垃圾,许师傅说垃圾一定要分类,不分类不给清运,同时上报镇网格化平台还会被罚款,最后,负责人只得配合,做好垃圾分类。虽然这是个案,但也反映出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在像许军这样的垃圾清运工作人员的坚持下,大家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工作。 每天早早起来,工作量很大,工作环境又脏,这在很多人眼里,算是一个苦差事,许军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虽然工作辛苦,但可以让全镇人民生活得更舒适,就值了。加上现在政府也重视环卫工作,领导经常到一线走访慰问,工作受重视,干着也开心。 许军坦言,以前,如果别人问起工作,都不敢说,怕被人瞧不起。近几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素质也在提高,开始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这让很多像他一样的环卫工人很欣慰。现在感到很自豪,自己也在为家乡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许军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梅陇人,虽然工作很平凡,但是看到家乡环境每年都有新变化,打心里高兴,就这样干到退休也愿意。 (侯传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