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洪 当你在共享办公空间的公共区域喝咖啡时,可以顺手翻开一本新书;当你入住酒店,可以在大堂找到免费图书馆,甚至能把书带回家,日后在任意一家同品牌酒店归还…… 近期,一批以“阅读+”为特征的新型社交空间悄然出现,新形态的“城市书房”将成为城镇市民身边的好伙伴。 以书跟着人走的理念,打造类似城市书房这样的免费图书馆,提供市民无处不在的阅读空间,可以融智慧办公空间与新型社交循环书店于一体,以触手可及的图书阅读与文化分享为媒介,打造办公空间内多元化、渗透式的文化场景体验,通过开设大咖会客厅、文化名人分享会、沙龙读书会、主题辩论赛等主题活动,创建包括线上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线下融入各种办公、酒店等阅读场景,打造全民社交阅读,改变“人到书店才能买书、阅读”的传统模式,适应白领阅读方式的需求,增添楼宇文化崭新的吸引力。 闵行区通过传统老牌的新华书店,还有开在街镇两级的图书馆、农家书屋,以及联手社会机构开设的24小时城市书房,遍及各大商场里的品牌实体书店,构筑起整个城区形式各异,功能互补的阅读空间。而各类常态常新的阅读活动,加上一大批区内外作家和阅读引导人的推动,吸引着市民走进书店,“逛书店”成为许多城镇市民的生活方式。书店和新颖阅读空间,在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同时,提升城区的文明品质和精神内涵。为建设学习型城市(镇),营造书香氛围,拓展闵行多元化和多梯度文化空间,激发市民的阅读情感和读书、爱书的积极性。 如果说多功能混合、渗透是当下生活形态最自然的方式,那么今天的城市(镇)公共空间,通过注入各种服务来丰富人群的停驻时间,而阅读正是服务的重要一环。上海一些区域近年来建造的城市书房,打造书店+美术馆+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受到众多市民和白领一族的青睐,这就是阅读让空间变得更温暖友好的创新实践。 (作者系梅陇镇新闻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