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居村防控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以赴共克时艰 扎牢“第一道篱笆”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梅陇镇各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与居民共同携手、积极应对,扎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篱笆”。  (党群办[宣传]梳理汇总)

金都路居委“人脸识别”,小区严防“三道关”

2月7日,金都路居委管辖的三个小区,居委干部、志愿者、保安组成的三人小组,继续坚守在小区出入口,做好外省市人员返程登记,为每一位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作为梅陇镇唯一在楼栋实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大型居住社区,租户多、外省市来沪人员多是小区的特点,依托“人脸识别”背后的居住人员大数据库,金都路居委从“三道关”入手,让每一位外省市来沪人员“登记在册、随时联系”。

“2 4小时值守,体温高不放行、不登记不放行”成了门卫值守准则,筑起返程人员进入小区的第一道关。为了方便电子化信息传输,居委专门设计了问卷星线上登记小程序,外省市来沪人员可选择纸质登记或微信小程序登记。

居委干部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门卫处领取前一天的登记表,回到办公室收集问卷星数据,与事先从物业处下载好的“人脸识别”系统数据作对比,一一筛选确认登记信息,确保不错登、漏登。“特别是夜间返程的外省市人员,灯光暗,登记信息可能会出现字写错、电话号码漏写等情况。这时候,‘人脸识别’就是我们的基础数据库,只要其中有一个信息相符,我们就能追根溯源,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人员信息,并电话确认后再填报一日动态数据。”金都路居委书记朱爱国表示。

截至2月1 3日,金都路居委管辖的三个小区已有1 7 9 3位外省市来沪人员返程,没有一位因为信息填报错误而导致人员失联。这就是防控“第二道关”。此外,在疫情刚发生时,居委会根据“人脸识别”大数据库,筛选出居住在小区的4 3 5位湖北籍人员,并通过电话了解他们的行动轨迹,对已经返回湖北的人员,希望暂缓回沪并提前告知居委。

信息确认后,沟通就是“第三道关”——电话联系,既要联系到返程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告知他们居家观察1 4天,又要与房东联系,告知其关注租户动态信息,与居委经常保持沟通。这样的“双保险”沟通还不够,楼组长、党员志愿者等近2 0 0位小区志愿者用一双双雪亮的眼睛,主动参与到日常巡查、沟通、发放告知书等工作中,群防群治做好返程人员的宣传引导工作。

目前,金都路居委的8位居委干部、2位邻里中心工作人员、4位村居联动工作人员及到社区报到的2 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志愿者,都冲在防控一线。劳模党员王新龙看到居委干部这么拼,获知居委干部连吃了三天泡面后,特意为他们烹饪好红烧大排等饭菜,送到居委;还有热心的居民送来了奶茶……连续奋战多日,喉咙已嘶哑的居委书记朱爱国感慨地表示,“有了居民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宁愿少休息也要确保小区安全。我们从年初一开始就连续上班,我们已经不知道今天是几号、星期几了,心里只有每天排摸的情况。”

中海寰宇小区“软硬兼施”,筑起防疫“坚强堡垒”

返程高峰已经到来,为肺炎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梅陇镇各小区积极行动起来,守住门、管住人,是他们的工作原则。

以“党建领航红色物业”为工作出发点,在这场看不见的战役中,中海寰宇居委干部带头每天到岗,并向全体居民发起了倡议,中海寰宇物业也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软硬兼施”防控病毒。1月2 0日,物业接到上级通知,要求落实防控工作。两天内,物业就完成了对小区的全面消毒。1月2 2日,落实了门口管控工作,对外卖、快递等外来人员测量体温后再放行。1月2 5日,所有进入小区人员均开始测体温,且临时关闭了小区东门的人行通道。小区的出入方式调整为,西门作为人员进出及车辆进口,东门仅供车辆驶离,把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到西门。1月2 8日,物业在西门设了临时点,专门给外卖、快递人员投放物品,减少人员流入小区的频次。1月3 1日,西门处加装了一个摄像头,全力以赴确保返程工作有序进行。

中海寰宇物业还专门通过抖音发布小区防控视频,把工作日常展示给业主,让业主放心,凝心聚力推动业主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为做好疫情重点区域返沪人员的排摸,并通过中海寰宇物业AP P——“优你家”及时向业主推送防疫公告。截至2月1 4日,优你家AP P已向所有业主推送了3 0条公告,将防疫措施第一时间告知业主,其中包括进入小区需要测量体温,驾驶车辆的需打开后备箱,查看是否有行李箱,确定是否是返沪人员,做到逢车必检,避免漏登的情况出现。

梅陇各村出奇招,防控不重样

许泾村和曹行村属于梅陇镇村宅中面积大、人员多、路口多的村,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及早部署、工作智慧及群防群治成了防控的“三大法宝”。

“两步走,快步进”是许泾村的防控做法。考虑到村里防护物资紧缺,许泾村通过各种资源,提前采购到了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并向每户村民发放了5个口罩。另一方面,调出人口档案信息,把湖北籍人员名单发放给房东、生产队长、村里的企业,以按人数分片联系的方式,一一电话沟通,边排摸边宣传,了解湖北籍人员动态,劝诫已返乡的延期返沪。不到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人员信息排摸。

此外,曹行村进出要持“护身符”。为防止疫情输入,切实做到封闭式管理,打好人民群众健康保卫战,曹行村开展“硬核”管控,根据“必询问、必登记、必测温”原则,对体温正常的本村村民及居家隔离1 4天已满的返沪人员发放进出通行证。通行证分“黄绿两证”,绿证为本村村民,黄证为返沪人员,证件背面均印有月份及日期。测温正常的人员才能进出村宅,进村宅人员需要出示凭村委盖章发放的出入证,出村宅者在其出入证背面划去当天日期。无出入证者一律不准进出村宅,每人每日限外出一次。

曹中村在每个道口设立检查站点,严格值守宣传排查,做到“三有”,即车辆出入有登记、人员来往有备案、体温检测有数值,切实发挥好关口的源头防线作用。同时,严控外来人员进入,要求村民尽量谢绝亲朋好友来访,禁止外卖、快递人员进入,如有需要由本人到门岗领取。对于进入村宅的返沪车辆,站点工作人员测量车内人员体温,检查行李物品,对全车以及车辆途径和停放区域喷洒消毒液,并登记车主信息,以便后续持续监测其身体状况。

民建村村宅存量大,常住人口多,村宅分布散,村里没有聘请第三方管理村宅,所有一线职工均为村自行管理。小喇叭每天广播着最新的防疫提示,让村民和来沪人员第一时间获悉。村里还制作了《民建村民房出租管理承诺书》,逐户签订,不配合、不落实防控责任的,结合村规民约取消该户当年度各项村民福利。

民建村向滨江市场内2 0 0余家租赁户采取了“合同到期,延期一个月”的有力措施,宣传引导广大租赁户配合延期开业,此举得到了广大租赁户的配合。目前,滨江市场已采取了封闭措施,禁止一切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进出,市场暂停营业。

网格中心“网格+大数据”"让防疫排查更精准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涌,正值春节人员流动高峰,梅陇镇网格中心严阵以待,加强对一线社区与村居等单位的指导,对回沪人员重点关注,借助智慧社区、智慧街区以及智慧乡村系统,进行2 4小时预警监控。

普乐二村根据智慧社区系统显示采集人口总数2 0 1 2人,其中本地户籍1 2 2 6人,外地户籍7 8 6人,重点疫区户籍2 8人。根据疫情重点区域返沪人员需居家隔离1 4天的要求,经过异常出入功能的修改,实现了重点区域返沪人员异常出入的监控。居委利用此功能,对疫区户籍人员和离沪返程人员进行重点监控,重点关注房号、门禁卡等,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报备,并实施隔离等措施,有效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

古美西路(莲花南路至古方路段)在智慧街区系统的2 4小时管理下,4 0家商铺中,业态符合疫情管控要求的8家商铺陆续恢复营业,其他店铺均属于歇业状态。疫情管控期间,并无人员聚集等危险行为发生。

智慧社区、智慧街区以及智慧乡村2月比1月报警数分别下降5 2 9.5%、1 6 1.7%、6 0 0.8%,从侧面体现了疫情管控的强度和基层一线工作的成效,智慧系统在疫情期间为基层开展疫情管控提供了更准确,无遗漏的数据支撑,同时减少接触管理,在战“疫”工作中,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的今天,依靠技术手段,科学治理的城市治理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能提升科学决策、协同控制的能力,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全域协调联动,就近资源调度能力也将提升效率。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