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企业复工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梅陇镇为落实好中央和市、区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坚持疫情防控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党群办﹝宣传﹞)

力波啤酒转型项目: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只进不出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工作、生活均自给自足的“内循环”模式,是力波啤酒转型项目的防疫日常。

走进项目部,一台红外线测温仪架在门口,只要稍稍靠近,仪器就会自动播报体温。旁边的帐篷里,两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忙着登记测温情况。“我们项目部就像一个‘小社会’,有工地、有食堂、有住宿、有小卖部,工人到岗后,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工作和日常生活所需,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地现场秩序井然,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开展的防疫指导及力波项目部切合实际的防疫部署。“进入项目部前,员工已经线上填报相关信息,进入项目部后,每天在各个场所也会定期记录员工身体状况及出入情况,二维码的方式很方便。”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地、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工作生活模式,为工人筑起了一条安全防线。”

项目部专门安排了一处防疫物资仓储室,由专人负责入库出库管理。“物资统一由建设方中建七局负责,目前口罩、防护服、消毒水等都能保障,我们做好了领用登记,即便一个口罩也要签收。”管理员一边打开物资领用登记表,一边说道。

施工道路两侧的围墙上,防疫流程图、规范洗手步骤、防疫标语等都在提醒工人们做好自我防护,告知遇到紧急问题后的处理方式。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有工人表示戴着口罩工作不方便,项目部及时提醒他们,戴口罩一方面可以防疫,另一方面也可以防尘。如今,工人也慢慢习惯了戴着口罩施工。

目前,力波项目已正常施工。东地块正在进行临时道路修整、独栋办公19号楼(售楼处)的结构施工、西塔标准办公塔吊基础及局部结构施工;西地块正做好1、2号楼装修的收尾工作,并启动其余楼栋加固工程。

锦江乐园:闭园52天后,“90后”护士成了首位入园游客

3月16日,闭园52天后,锦江乐园迎来了疫情期间的首个开园日。园区公共设施每天进行两次全面消毒,游乐设施设备则严格实施一客一消毒,摩天轮设备的座舱交替使用,每舱乘坐不超过两位成人,也实施一客一消毒。

“我们再走一遍流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锦江乐园总经理丁义成说道。此时,离上午10点开园还有半小时,工作人员已经守候在入口处,检查每一处细节:人脸识别是否灵敏、测温仪是否有电……而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三次预演了。通过三次预演,锦江乐园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原本停车场、售票处、入园口均需测温,如今,游客只要在入口测一次体温,就可游园。如果游客测温超过正常值,将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至游客中心的隔离点,并办理退票手续。

10点刚过,黄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售票处,凭借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及身份证,她免票获得了游园机会。给孩子买完票,两人戴上工作人员发放的腕带,在检票处出示“随申码”、接受测温、刷身份证人脸识别后进入园区。

黄女士是一位养老院医护人员,春节期间没有休息过。当天是她的调休日,从同事处得知锦江乐园免费向医护人员开放,她就带着孩子来游园了。“我家就在周边,经常带着孩子来游玩,最近没时间陪孩子,今天天气好,难得乐园还有这福利,我们就来了。”黄女士说道,“腕带上有二维码,游玩项目前扫一扫,不用我们出示门票了,很方便。”

据悉,自2020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锦江乐园推出了服务医护工作者的暖心入园政策。邀请全国医护工作者免费游园。医护工作者凭本人身份证和医师执业证(资格证)或护士执业证(资格证)双证,即可办理入园游玩。黄女士则成了新政策下的首个“吃螃蟹的人”。

最重要的是,锦江乐园是上海老牌的文化旅游名片,乐园的恢复营业,势必能带动梅陇地区诸多实体产业发展,奏响梅陇地区文化旅游的复工序曲。

避风塘:送员工食材、外卖安心卡、守店的责任

“我们在武汉的门店停业,食材大量积压,同时有几千名员工在宿舍休息,为了保障员工日常生活,集团决定将门店的一部分食材免费送给员工。”上海避风塘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守护好员工,特殊时期不给国家添乱。”辖区内的上海避风塘食品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的举动,温暖了员工,也给消费者送去了暖心的关怀。

作为一家餐饮企业,疫情期间更需注重食品安全工作。“因为防疫需要,外卖骑手暂时进不了商场,我们就安排员工将外卖餐食送到商场门口。”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外卖一起送出去的还有一张安心卡,上面详细记录了厨师与打包人员的姓名、测温情况、骑手信息,实现配送环节的全透明,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如今,避风塘外卖品种不单单是疫情前的菜肴成品,还特别增加了多款回家简单烹饪就能上桌的半成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我们原先的菜单以供应2-3人份为主,目前,十几款单人营养餐上线了,更契合时下的分餐做法。”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半成品通过避风塘中央厨房直送的方式,每天配送到各个门店,消费者只要在线上商城里下单,周边的门店就会第一时间送货上门,保证了食材的新鲜与快捷送达。

疫情期间,避风塘的大部分门店暂时关闭。但有3家门店却“不走寻常路”——在开店成本不变、客流量锐减、外卖骑手缺乏的情况下,坚持开门营业,服务周边群众。

“我们缩短了营业时间,但服务的步伐没有停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3家店毗邻社区,小区居民经常光顾,一下子关掉,会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宁愿亏损也要坚持着,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公益海报也成了拉近消费者与企业距离的桥梁。避风塘专门设计了一套防疫宣传海报,张贴于门店醒目位置和线上商城,普及推广公勺公筷、洗手方法、防疫知识等,与消费者一起抗击疫情。此外,各门店还滚动播放避风塘“出品”的防疫知识短视频。

大食品:生产一线员工还在外省市,老总顶上……

“复工了,新订单来了,员工却还在外省市或者居家观察,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为了确保如期交货,办公室工作人员临时顶上,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管理层。”辖区内的上海大塚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听说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生产一线支援的,但企业内部自行“顶岗”的还真不多见。

“这就是一次轮岗,从工种、班次安排等我们都兼顾到了,让各部门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生产一线。”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一线去投入生产后,让我对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生产车间体力劳动强度大,我和大家一起搬过十几吨重的原料,体会到了产线工人的辛苦。”正是因为“指挥者”与“操作者”的身份统一,拉近了管理层与一线员工的距离。俯下身与员工并肩作战的接地气做法,不仅让员工感受到了企业的凝聚力,也让员工有了更多被关爱的机会。

深入一线就容易发现问题。有员工提出,公司发放的小瓶装酒精洗手液方便随身携带,但地铁安检却过不了,只能放在家里用。于是,当第二批物资发放到员工手中时,大家惊喜地发现,酒精洗手液变成了免洗洗手液。

放在往年,妇女节只是妇女同胞的“专享”,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全体员工成了节日的关爱对象,毛巾、护手霜、免洗洗手液,每人人手一份。“太意外了,”男性员工纷纷为公司行为点赞。“虽然只是一瓶洗手液,但我们感受到的却是高层对我们的关怀。”一位一线员工动情地说,“我们更要好好工作,加大生产力度,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大塚食品工厂的入口处有8棵香樟树,是每一任企业负责人到岗时栽下的。从2003年企业到梅陇发展开始,当时栽下的胳膊般粗细的第一棵小树,如今枝干已经长成了脸盆般粗,见证企业的发展。“2019年,梅陇镇领导还和我们一起栽下了12棵樱花树,期待它们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相关负责人满怀期待。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