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梅馨陇韵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家住梅陇

文/钱红春

入住梅陇二十年了,这是我有生以来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当初之所以会在梅陇买房,靠近地铁车站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单程步行只要十来分钟。

那时我还未曾退休,虽然离单位要比老宅远了许多,但乘地铁上下班还是比原来要快。退休后,我有时出门就改乘公交车,时间虽然长了点,但比起渐渐拥挤的地铁更为舒适。最近这些年,我连公交车也很少乘了,如果不是很远,我就迈开双腿走,走得最多的是从小区门口上中西路最西端到虹梅南路这一段。

买房之初,这段路刚刚开通,车辆稀少,路面光洁。现在不一样了,单单公交线路就有六条,过个马路都要左顾右盼。在这段路上,先是靠近虹梅南路一端西侧的堆场建成了“梅陇公园”,成了附近居民健身及休闲的好去处。后来,为方便住在马路对面小区的居民入园,公园门口又安装了“黄闪灯”,以保障居民过马路的安全。在与龙里路交界的东北角,原本有点脏乱的绿地经重新修整,成了有红军长征雕塑的廉洁文化公园,我每每走过,都会看到不少大人将刻在石板上的红军故事读给孩子听。两边人行道上的香樟树,移栽来时只有碗口粗,现在都跟腰一般壮实了。不过,虽然枝繁叶茂,但其不断延伸的树根也把周围的地砖拱得七高八低,行人走路不但磕磕绊绊,雨天更要小心翼翼踮着脚尖,要是踩到松动了的地砖,便会溅得到处是泥水。如今,烦恼不再,因为树根经过了修整,地砖也重新铺设过了。当然,这段路的变化远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只能就此打住。

这些年,我每次走上这段路都会发现不少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坐在车上是难以察觉的,只有慢悠悠地走着才能欣赏到。不过,也有不曾变过的,那就是各级政府注重民生的初心没变,为居民办实事的理念没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没变。

我之所以改乘车为走路,不完全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打发时间,更不是为了省点车费。而是为了欣赏因乘车一掠而过的风景,是为细辨在车厢里难以察觉的变化,是为寻觅被车速抛却的情趣。

我如今年逾古稀,出远门旅游已是力不从心,但在家门口走走看看,同样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勃勃生机,体会到国家进步的铿锵韵律,领悟到民族复兴的坚强决心。住在梅陇,会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者系莲花南路155弄居民)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