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明创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回族“老舅妈”的大爱真情

白礼言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梅陇镇白礼言家庭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白礼言家一家三代同堂,家人间互敬互爱,真诚相处,全家人热心公益,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白礼言是回族人,多年来一直担任梅陇镇妇联老舅妈工作站站长、闵行区少数民族联合会梅陇分会会长,是梅陇居民特别爱亲近的“回族老舅妈”“热心人”。不仅如此,全家人跟着她一起用实际行动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

热心公益 全家上阵

白礼言一家都热心于公益,源于白礼言母亲的一句话:“做好事不要图回报。”母亲的话就是家训,一家人都铭记在心。在走访来沪少数民族家庭时,白礼言发现,每到暑期,来沪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会将孩子接到身边,却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为了让来沪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安心工作,让他们的子女不荒废学业,白礼言萌生了开设免费暑期班的想法。

白礼言的丈夫是大学英语教授,退休后因身体原因一直休养在家。听了白礼言的想法后,他主动提出“出山”,帮助辅导孩子们学习英语,这一补就是好几年。每当得知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夫妻俩人比谁都高兴。

白礼言的儿子是一名共产党员,受母亲影响,也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为老人们做饭、唱歌。儿媳则是全家人的坚强后盾,非常体贴关心婆婆的日常起居,每逢节假日或特殊日子,她还会和婆婆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播撒阳光 服务大众

2009年起,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白礼言全身心带领“老舅妈”团队将关爱的阳光播撒到失独家庭、残疾人、独居老人、外来务工妇女等弱势群体身上,服务内容涵盖矛盾纠纷调解、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临终老人关怀、单亲妈妈关爱重症妇女帮扶、单身青年交友等项目。

这些年,白礼言带领“老舅妈”们化解各类社区邻里矛盾纠纷1680起,调解成功率超过85%;开展妇女维权和法律援助1020次,关爱特殊家庭1500个,为1800余人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面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白礼言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走上积极向上的成长之路;面对无助的单亲妈妈,她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协助解决亲子教育问题;面对身患重病的居民,她守在一旁,提供周到的临终关怀,陪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多年的社区走访经历,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白礼言对社区失独家庭尤其关心。她发现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失独家庭往往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为了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帮助失独父母重获新生,她把梅陇的失独家庭组织起来,成立“同乐一家亲”俱乐部,开展各种关爱互助活动。俱乐部成立三年来,已有近200个失独家庭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践行文明 以身作则

尽管自己收入不高,白礼言仍坚持每年参加梅陇“万人捐”活动。儿子儿媳知道后,主动出资支持她,为她“减轻”经济负担。每年重阳节,全家会给小区里的30余位孤寡老人煮长寿面;每到新春佳节,请老人们一起吃年夜饭、过团圆年。

为了便利老年居民上下楼,小区启动了加装电梯项目。白礼言自己住在一楼,也热心张罗、跑前跑后。作为楼组长,白礼言在单元楼道里放置凳子、报纸,设置信息栏,便于老人们疲累时休息,所在楼道被评为了文明楼道。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护物资成了“紧俏货”。经过多方打听,白礼言的儿子托人从深圳购买了一万余元消毒水和消毒喷雾器,第一时间送到社区防疫一线干部手中,协助开展消毒工作。此外,白礼言家庭还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将预约买来的口罩送给商铺店主等有需要的人。

(镇党群办﹝统战﹞朱晓玲)

白礼言家庭荣誉

2014-2015年度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2017年“海上最美家庭”

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白礼言个人荣誉

2011年获上海市平安卫士、2013年获上海市少数民族优秀志愿者、2015年获上海市少数民族优秀志愿者、2018年获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获上海市少数民族个人先进奖、2020年获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