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厚植人文梅陇根基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梅陇镇再次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会上,闵行区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创全六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每一位闵行人都为文明城区创建做出了贡献,无数工作者、志愿者为这一目标倾注了心血。而经过十年的努力,梅陇在今年再次荣获“全国文明镇”称号,本镇白礼言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回顾过去的十年,在市、区文明办的指导帮助下,秉承“人文、灿烂、卓越、和谐”的梅陇精神,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梅陇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2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初步建成“宜居、宜商、宜业”的文明生态健康新家园。

十年磨一剑,梅陇镇通过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落实、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的同创共建格局,突出“文明风尚、文化共育、志愿服务、结对帮扶”主题,每年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大会,邀请区域单位、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市民巡访团等共同参加。在日常工作中让市民真正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发挥“啄木鸟”、桥梁纽带和示范带头作用,使得更多市民为梅陇的文明而积极努力,营造同频共振的良好创建氛围。在创建全国文明镇的过程中,梅陇老百姓的文化及文明素养也同步得到了全面提升。

文明已融入梅陇城市持续发展血脉。梅陇研究制定了《全国文明镇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镇域环境面貌,路口、道边随处可见文明元素;通过提升“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完善“网格化+创全”治理框架,率先建成全国街镇一级劳动人事联合调解中心;设立全市首个“八分类”智能垃圾箱,开发全市首个商圈停车诱导系统并试点创建上海市“市民文明行为示范圈”;建成全市首个开放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红色物业”创建,化解社区治理难题。

文明已成为梅陇人身边的最美风景。梅陇镇持续开展“五违四必”环境整治,建设“一路一带一线一廊”的便捷交通网络,绘制人文梅陇剪影墙近3000米、街景30余处;创建市、区文明单位21家,文明小区68个,文明村9个,营造出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浓厚氛围;用5000亩土地建成宪法、廉洁、国防、好人等十大主题公园,绿化总面积达786.12万平方米,清理整治河道60公里;率先推出全区首个农村嵌入式养老模式,全镇现有百岁老人25位,居闵行各街镇首位;建成57个美丽家园、12个美丽乡村、7个农村文化客堂间、9个社区邻里中心。在2018—2019年上海市文明镇测评中,梅陇镇以95.84分的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文明意识已渐渐沁入梅陇居民心中。梅陇举办了市级首场“学习同心圆”空中党课,延时服务、思政课堂、漫画党课被“学习强国”等平台报道,坚持14年的“陇上益友”讲师团深入基层授课3000余场。打造“益梅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文明实践站、益空间在全镇实现了全覆盖,举行公益集市、百姓讲堂、“三家”文化等近100场活动。梅陇启动了全市首个文明礼仪师培训项目,全镇现有注册志愿者4万多,团队113支,服务项目3896个,被评为2018年“创新、创优”上海市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创新示范中心,入围2019年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上海推选名单。承办闵行区市民修身嘉年华活动,引入浦江学堂行美班,开展“梅陇人民看梅陇”活动100余场。

近年来,45位“梅陇爱星”成为身边人的榜样,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胡振球,中国好人、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 毕原鸿夫妇,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张灿红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白礼言家庭等,以及非遗传承人船模大师杨生美、钩针达人朱月琴传承乡贤技艺。面向全镇征集“家风、家训、家信”165条、挖掘“最美家庭”故事300多个;连续5年会同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出版梅陇人撰写的16本《人文梅陇丛书》;连续8年编辑《人文梅陇》杂志51期,得到文化界高度好评。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等领导调研观缘文创园,了解进博会迎宾厅国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创作进度。连续9年开展“炫梅陇”百姓才艺大赛,吸引525支文体团队参加,梅陇舞蹈团、合唱团参加央视春晚上海分会场拍摄。

“全国文明镇”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凝聚了全体梅陇人的责任与担当。梅陇党员群众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努力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创建工作实效。

文明之花已开遍梅陇大地。梅陇将继续不忘初心、努力作为,打造人民满意的“宜居、宜商、宜业”生态健康新家园,与百姓一起巩固深化“全国文明镇”的创建成果。

(镇党群办﹝宣传﹞方丽娜)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