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家门口的好学校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古老“五禽戏”走进现代校园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课间操火了!

学生在练习五禽戏
“五禽戏”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开设射箭课程
中医药特色实验室——“思邈馆”
学生接触学习中药材
学生学习体验“望闻问切”
学校开设特色中医药课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基于办学特色,立足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教育率先在全国推进“五禽戏”,2019年被教育部授牌为“优秀文化‘五禽戏’传承基地”。

“五禽戏”由东汉名医华佗创编。每天上午10点多的课间操时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操场上,你都能看到全校学生一起操练“五禽戏”的身影,虎扑、鹿奔、熊晃、鸟飞、猿摘,一招一式,学生们都做得模有样。

(东方教育时报 魏小潭)

1

“五禽戏”引入校园传统文化再放光彩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所附属初中,晶城中学在2019年将中国传统文化“五禽戏”引入校园,据学校德育中心主任刘鹏老师介绍,之所以选择“五禽戏”这个项目进校园,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禽戏”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五禽戏”的开展依托三类课程——“一课、一团、一队”,从而扎实推进“五禽戏”教学的实施。

学校在六年级专门开设了一节“五禽戏”基础性课程,与“4+1”体育课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具有浓厚兴趣和一定基础的学生,开设了“五禽戏”社团课,来作为拓展性课程。而对于一些以技术见长,发自内心喜欢,愿意钻研和担当传承的学生,学校则为他们组成了“五禽戏”校队,作为探究性课程来发展学生特长。

六年级的覃祺深同学非常喜欢“五禽戏”,今年秋季入学当得知要学习这个课程时,他和小伙伴都兴致盎然。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招一式,目前已学习了两个多月,基本已经掌握了虎、鹿、熊、鸟四种动物的动作,正在学习猿的动作,而在每日课间操时间,他们和七、八、九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会一起在操场上练习巩固。“拿熊戏来说,有12个动作,招式相对简单,考验身体的柔韧性,上手学起来挺快。”覃祺深说道,“而虎戏会有‘扑’的动作,配合声音,显得很有气势。”

2

推广射箭传统项目让学生变得更专注

除了“五禽戏”,晶城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射箭项目的推广,同学们从六年级开始学习射箭,几个学期下来,不仅在体育技能上有进步,不知不觉中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

八年级的双胞胎兄弟徐永琪和徐康琪,是这一过程的受益者。徐妈妈说,男孩子总有顽皮、焦躁的毛病,自从学了射箭以后,兄弟俩渐渐变得沉稳、细心,专注力增强,听课、写作业的效率都有提升,学习成绩也上来了。而这样的例子在晶城中学并不少。

3

专业师资,家校共同参与积极推广,发挥辐射作用

为了确保“五禽戏”的顺利开展,晶城中学曾派出四位老师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参加“五禽戏”培训,并拿到结业证书,为学校开展“五禽戏”教学提供了师资保证。

除了学生们喜欢,学校教师也积极参与,课间操期间,在工会的组织下,教师们也一起投入到“五禽戏”的练习中,舒展筋骨、强身健体。与此同时,学校也向家长推广“五禽戏”,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主体共同参与,这种丰富的体育锻炼形式也让家长觉得新鲜、有趣。

不仅如此,晶城中学还向区域内的梅陇小初教育联盟成员校推广“五禽戏”,发挥辐射作用,让这一具有中医药特色文化的项目在更大范围内传承与推广。在2019年12月举行的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五禽戏”传承学校签约仪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和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东荷小学等共同被评为“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五禽戏’传承基地”。

4

学校里藏有一间“思邈馆”探秘中医药文化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校园中,处处能看到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医药特色,茶水间叫“扁鹊坊”“时珍泉”“华佗坊”和“仲景阁”,教学楼走廊间古色古香的装饰,都让人感觉特色鲜明。

学校的四幢楼与中药材同名,综合楼叫“厚朴”,厚朴是一味止痛平喘、明目益气的中药,寓意不薄不奢,朴实无华;学校的教学楼命名为“远志楼”,“远志”这味中药能养心安神,教导学生立下志向,静心读书。“佩兰”气温芳香、提神醒脑,这是学校的实验楼楼名,象征求实谨慎,诚信笃行。而耐寒耐旱、活血化瘀的“凌霄”则是体育楼的名称,象征顽强刻苦,坚韧不拔。

更有趣的是,学校打造了一间中医药特色教学和实践的实验室——“思邈馆”。馆名取自古代著名中医药大家“药王”孙思邈,寓意思高远、习超卓。馆里设有中草药药房、药膳坊等,放置着针灸包、灸盒、艾绒、探针棒等,居然还馆藏了人参、黄芪、当归等中草药310味,还有针灸发光模型、数字化脉象模型等先进用具。

一到“中医药本草探秘”课,思邈馆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在这里称量、碾磨中草药,也学习脉诊、辨识草药、认识针灸灸法;在传统节日之时,一起动手做香囊,既可预防疾病,又可作美观装饰之用。

覃祺深同学就在拓展课中选修了这门课,覃妈妈说,每周上完课回来,覃同学会滔滔不绝地给家长说道课上的收获。知晓了《本草纲目》所记载的数千种中草药,其中有些还对治疗新冠肺炎病毒有效用;在本草园种植了中草药,有水培、土培、皿培三种栽培方法,其中,皿培适用抢救濒临灭绝的中草药品种。“他如数家珍地说个不停,我们就知道他真的学到了。”覃妈妈高兴地说道。

据德育中心主任刘鹏老师介绍,学校将中医药课程与活动紧密结合,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感动,在感动中成长;六年级学知识,七年级掌握技能,八年级同学则可以探索研究,立项课题,这两年,同学们所做的“神农百草”“再见了,流感君”等课题都在市区级获得奖项。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