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乐居梅陇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捐献造血干细胞 梅陇小伙十二年不爽约

“如果下次还匹配成功了,我愿意再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

作为梅陇镇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家住虹梅佳苑的姜侃直言自己很幸运,“虽然我这个年龄在专业医生看来有点偏大,但所幸过程都是顺顺利利。”

2008年7月,姜侃第一次走进位于南方商城的梅陇爱心献血屋,无偿捐献了400毫升血液。

“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吗?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刚献完血,一旁的医生询问姜侃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血液病患者,耐心听完医生讲解后,他欣然同意。因为,救人是好事,应该去做。入库之后,姜侃一直希望能早日等到自己的“髓缘”,只是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那天,姜侃清楚记得是2020年9月16日,他和往常一样准备着讲课的资料,突然电话响起,接通后他愣住了,随即连声说:“可以,可以,没问题。”原来,他终于等到了,电话的那头是中华骨髓库上海市分库,告知他与一位患者初配相合。“虽然根据国际惯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属于人道捐献,遵循‘双盲原则’,要求双方信息都要保密,但想到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始终都会觉得是一件幸事。”

为了保证捐献过程顺利,正式入院之前,姜侃接受了全面而详实的体检。其中光是血液科目就有65个项目,外加B超、心电图和X射线胸片,整个体检用了整整2个小时。2021年1月21日入院后,他每天早晚各注射一针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1月25日上午,在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后,姜侃便进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最后流程——造血干细胞采集。从右臂抽出的血液经由血细胞分离机器提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其余血液又经由左臂输送回体内。4小时后,200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

这时,姜侃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体检中的血液检查,骨髓库的医生称为高分辨检测,检测时显示我的凝血指标有异常,后来接受了复检,幸好结果是正常的,让我们也经历了一回‘大起大落’。而且从答应捐献开始,都比以前更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希望中间别出什么岔子,万一捐献时突然来个感冒就不好了。”

谈起家人是否支持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姜侃说家人的态度都很开明,给予他充分地理解与支持,“一开始肯定是有点担心的,但知道了现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能给别人活下去的希望。”

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后的第二天,姜侃顺利出院了。

“我是一名培训讲师,算得上是自由职业,知道自己要在1月完成捐献流程,也就没安排什么课程,所以捐献对于工作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临近过春节放假了,这之后可以好好休息,没有任何不放心的。”姜侃说,虽然与被捐献者未曾谋面,但他肯定比普通人更懂得何谓生命的价值,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拥抱美好的未来。

(孙祎)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