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百年流光 1921年7月,一颗红色火种在中华大地孕育,由此点燃了中华儿女心中的希望。浩瀚百年,从微弱到强大,从星火到燎原,中国共产党历经难苦卓绝的斗争,带领着中华儿女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大步奔小康。在这历史大潮中,女性同胞始终紧随党的步伐,前赴后继,奋力战斗,我们梅陇女性也用特有的坚毅和柔情,为这红色火种添柴助力。梅陇红媛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改革发展、为了开创新辉煌,接续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也源远流长。 01 红色基因的由来 在红色火种萌芽之初,一名叫“邹志淑”的女性就为梅陇地区带来了红色基因。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燃起了梅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邹志淑,又名邹淑英,1897年生,浙江省嘉兴县凤桥镇庄史村人。1924年,在嘉兴新塍参加革命社团读书会,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教育。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参加国民革命军张发奎部,担任政治部妇女指导员,随军进入上海。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邹志淑调入中共中央特科一科(总务科),担任交通员。工作期间,经人介绍,与二科情报员宋启荣结婚。婚后,邹志淑奉命驻守在新闸路麦特赫斯脱路陈家巷91号。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此举行,邹志淑为大会工作人员。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邹志淑在陈家巷91号行动中不幸被害,年仅34岁。 邹志淑牺牲时,其女儿年仅三岁,周恩来为其取名宋保苏(保卫苏维埃之意)。为保护女儿,宋启荣将其送人抚养并改名换姓。经查实,宋保苏即为梅陇镇华二村十六组村民陈佩珍,她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其儿孙满堂的家庭四代皆为共产党员,他们家族的红色基因延绵不息。 02 红色基因的传承 老一辈革命党人邹志淑为梅陇地区注入了红色基因,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梅陇地区党组织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火种生生不息。 1945年,龙华地区第一个地下党组织成立。1947年,党中央成立了中共龙华分区委,之后将全区划分为龙华、漕河泾、虹桥、七宝四个片区,分别建立党总支。漕河泾党总支有4个党支部,其中3个建在梅陇地区内。1949年7月,梅陇地区建立了龙华区梅陇办事处工作党委和华村办事处工作党委,党员人数达100多人。之后,梅陇地区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梅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在这红色基因孕育生长的过程中,处处有我们梅陇女性的身影。据可查实的历史资料记载,从20世纪50年代起,梅陇地区女党员人数一直稳定在全党员的1/3。同时,一些优秀的女性也进入领导班子,承担着更多更大的责任。如1960年代末、70年代初,何大妹等女性就担任了党支部委员、书记等职务。 03 红色基因的发扬 改革开放吹响了新中国快速发展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持续奋斗,为中国翻开了新篇章,梅陇地区也走进了新时代。在这场奋战中,梅陇女性始终不畏艰难,身先士卒,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一个个三八红旗手的故事声声绕耳,一面面巾帼标兵的锦旗熠熠生辉,一张张最美家庭的笑颜美不胜收…… 为弘扬时代女性精神,展现梅陇女性风采,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3月5日,梅陇镇妇联“红色媛心芳华绽放”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1周年活动隆重举行。3月8日当天,梅陇镇党委副书记马健来到梅陇区域隔离点及核酸检测点慰问抗疫一线巾帼,感谢大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辛苦付出,并为各点位的巾帼们送上“三八”节祝福和小礼物。 “四有”妇联 聚力绽放 妇女联合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代表及捍卫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少年儿童权益的群众组织。新时代下,梅陇镇妇联在闵行区妇联和梅陇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四有”工作为基础,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为建设“人文、灿烂、卓越、和谐”梅陇加油助力。 01 我们有组织 梅陇镇妇联组织为两级构架,首先是由31名执委组成的镇妇联,下属有76个居村妇联及1个“四新”领域妇联,同时,各企事业单位妇女干部与我们一起,携手同心,共同推进梅陇妇女工作的开展。 02 我们有阵地 80多个遍及村居、园区的妇女之家是我们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基础阵地;1个儿童服务中心和7个儿童之家,保障不同年龄段儿童都有适合其成长阶段特征的活动空间;1个社区家长学校和60多个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构建起了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新设立的家庭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是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有力助推梅陇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生动局面。同时,老舅妈工作室、反家暴维权点都是我们的工作延伸触角。 03 我们有项目 妇联的项目着力于服务和引领两个维度。服务方面,我们有显关爱的两病筛查、姐妹情保险、走访慰问等;有维权益的反家暴服务、儿童性别意识教育、春蕊热线等;有增能量的春风行动、智慧课堂、鲁冰花家庭教育等等。引领方面,我们有强思想的新时代主题教育;有树典型的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标兵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评选;还有助成长的妇女议事会和女性创业项目。 04 我们有力量 如今,女性同胞的奋斗身影已遍布梅陇各个角落。在社会治理中,基层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占比达35.9%,村居两委班子女干部占比分别达33.3%和71.5%。在经济建设中,不仅企事业单位中职代会女代表比重接近50%,并且诸多优秀的女企业家不断涌现,其中2位成为区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女性党代表和女性人大代表占比持续上升,目前已达31.37%和45.05%,并且女性人大代表提出的书面意见数常年保持在总数的60%左右,可见女性力量的崛起。 在评选表彰中,近些年我镇产生了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9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名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1个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3个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同时,张灿红家庭和白礼言家庭分别获得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梅陇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届有全国文明家庭“落袋”的街镇。另外,妇女同胞还为梅陇收获了5个国家级家庭荣誉、12个市级家庭荣誉称号和48个区级家庭荣誉称号,进一步展现了巾帼风采。 “四有”是梅陇妇联的现在。未来,我们将在区妇联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将工作从“四有”向“四优”推进,延伸组织、优化阵地、做实项目、迸发力量,向梅陇更美好的明天大踏步前进。 (镇妇联) 光荣榜 国家级 全国文明家庭 张灿红家庭(2016年) 白礼言家庭(2020年) 全国五好家庭 白礼言家庭(2018年) 全国最美家庭 张灿红家庭(2016年) 张水芳家庭(2020年) 市级 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罗如顺家庭(2014年) 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 毕原鸿家庭(2014年) 朱善恒家庭(2014年) 白礼言家庭(2014-2015年度) 刘桂珍家庭(2014-2015年度) 张水芳家庭(2018-2019年度) 上海市学习型家庭示范户 刘辛培家庭(2014-2015年度) 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 张灿红家庭(2014年) 白礼言家庭(2017年) 张水芳家庭(2018年) 陈健华家庭(2019年) 李爱青家庭(2020年) 区级闵行区“和美家庭” 白礼言家庭(2014年) 刘桂珍家庭(2014年) 石佩芳家庭(2016年) 王文黎家庭(2016年) 张水芳家庭(2017年) 周爱民家庭(2018年) 陈健华家庭(2018年) 李爱青家庭(2019年) 范丽萍家庭(2020年) 张建忠家庭(2020年) 张招香家庭(2020年) 马素珍家庭(2020年) 闵行区“低碳家庭” 黄雅珍家庭(2016年) 陈全荣家庭(2016年) 沈雅琴家庭(2016年) 易培凤家庭(2016年) 杨翠萍家庭(2016年) 屠蓓琴家庭(2016年) 管春艳家庭(2016年) 虞毓秀家庭(2017年) 张林生家庭(2017年) 毛林叶家庭(2017年) 张和平家庭(2017年) 顾德英家庭(2017年) 唐伟忠家庭(2017年) 胡婉尔家庭(2017年) 张彼德家庭(2018年) 陈 雨家庭(2018年) 李梦琳家庭(2018年) 黄翠晶家庭(2018年) 凌 芸家庭(2018年) 沈秀兰家庭(2018年) 蔡梅华家庭(2018年) 闵行区“最美绿色家庭” 严美芳家庭(2019年) 张爱娣家庭(2019年) 赵 薇家庭(2019年) 易培凤家庭(2019年) 张 玲家庭(2019年) 徐招娣家庭(2019年) 赵伯新家庭(2019年) 张列英家庭(2020年) 金立红家庭(2020年) 江佩丽家庭(2020年) 张治平家庭(2020年) 顾霞云家庭(2020年) 屠 芳家庭(2020年) 滕 蓉家庭(2020年) 梁铁月家庭(2020年)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 梅陇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2013-2014年度) 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梅陇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2009年) 梅陇镇文化中心图书馆(2011年) 梅陇镇老舅妈工作站维权窗口(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