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七线汇聚”增添动力人文梅陇迈向“未来之镇”

根据规划,有7条轨交线路21个站点途经梅陇,即轨道交通1号线、12号线、15号线、19号线、23号线、26号线和机场联络线,“七线汇聚”将打通梅陇的交通脉络,让出行更加便利。

近年来,梅陇交通布局越趋合理,经济发展越有后劲。梅陇还要怎么变?如何从“北优南拓、双轮驱动”延伸为“三区三轴,中部辐射”的发展战略,从“人文梅陇”跨越到“未来之镇”的愿景目标,一起来听一听梅陇镇党委书记杨建华怎么说——

梅陇把全国文明镇的荣誉作为新起点,通过比学赶超立功竞赛活动,铸造起融“人文、美丽、幸福”“宜居、宜商、宜业”“智慧、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健康”为一体的未来之镇。

“七线汇聚”

打通发展脉络

沿着规划合理的轨交设计,梅陇由北向南将各有特色,成为梅陇迈向“未来之镇”的动力引擎。

漕宝路快速化工程的建设,拉近了梅陇与虹桥商务区的距离,漕宝路莲花路沿线将打造高品质企业的集聚地,虹梅南路银都路沿线定位梅陇地区中心,将集高品质住宅、商业办公、教育医疗、文化休闲、滨水空间于一体,打造综合性公共中心和区域地标。

华理工科技园梅陇基地位于轨交15号线虹梅南路站附近,依托轨交联系起徐汇校区与梅陇园区,借助华东理工大学的科研资源、校友资源和专业管理经验,以“基地共建、协同创新、人才共享”政企校联动机制,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打造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示范区,形成可复制的产业转型样板。

景洪路春申塘沿线作为机场联络线和轨交15、19号线的交汇点,将成为梅陇对接长三角的起点,以优异的地理优势吸引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大型优质企业入驻,同时也将成为文化交流、前沿科技展示、产品发布的中心。

“便捷的出行,带来的是更好的发展机遇,营商环境也随之提高。”杨建华介绍,梅陇将根据7条轨交线的路线分布,对沿途的商业体和园区进行升级,改变原来的单体业态,尤其要依托轨交15号线的TOD商业发展模式,形成轨交周边沿线的商业集聚发展线。同时,结合轨交站点,加快推进周边相关区域控规局部调整和公服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公服设施布局、补足公服设施缺口,提升空间品质和活力,完善社区型商业设施,打造宜居生活服务中心。

 “四优显现”

盘活区域存量

“十四五”期间,梅陇将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南滨江开发建设两大平台,认清梅陇地位,明确发展定位,把优势转为“四力”——向区位优势要动力,向资源优势要实力,向产业优势要潜力,向品牌优势要活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梅陇以花桥镇GDP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居昆山市前列为标杆,聚焦转型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快实施“北优南拓、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三区三轴”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抓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及大滨江区域留白机遇、抓住先进制造业能级、抓住商圈发展来辐射商业、商务及商品、抓住业态和产城融合的集聚效应,重点聚焦“高能级、高质量、高品质”产业,通过打造华理科技园,树立南部智能智造转型样板;推进众欣园区转型,带动中部科技研发产业发展;提升南方商务区功能,引领北部现代化服务业升级,由点及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通过学习借鉴虹桥镇在营商环境、集体三资监管等方面经验做法,梅陇用优质创新式的服务资源进一步提高企业驻扎梅陇的信心。企业之家、“陇商空间”、南方商圈联盟、“商服店小二”等形成梅陇招商引资“组合拳”。进一步拓展“商服店小二”APP功能,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不断完善流转体系,对全镇的土地资源分布、空置厂房、楼宇入驻率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帮助企业匹配合适资源,实现招商领域“一网统管”。

“五项转型”

辐射南北中各部

为了发挥南方商圈辐射效应,梅陇构建了由中庚环球创意中心、百联南方购物中心、莲花国际购物中心、锦江乐园,以及正在打造的三井商业体、力波商务中心、天利现代设计中心等十个商业商务板块组成的产业集群,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米。

目前,梅陇有五大转型项目正在建设中——莲花路车站大楼商业项目、力波中心、天利“品域·上高地”、信泰海梦城和优享里。

以五大转型项目为主体,分别辐射梅陇南北中部发展。莲花路车站大楼商业项目与力波众欣覆盖梅陇北部区域,天利“品域·上高地”覆盖梅陇中部区域,信泰海梦城和优享里覆盖梅陇南部区域,构筑起南北中部均衡化的商业体发展模式。

“十四五”期间,梅陇将围绕未来之镇愿景目标,重点布局交通,发展轨交沿线经济,优化服务企业平台,做好五大转型项目,推动梅陇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区域面貌迈上新台阶!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