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比学赶超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邮票里的党史故事

75岁老党员与集邮的不解之缘

“这是一张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谱的邮票……”指着一张张收藏多年的珍稀邮票,75岁的老党员、区收藏协会会员、镇收藏侨之家成员张备讲述邮票背后的故事。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党史学习热情,他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制作了一本“邮票里的党史故事”邮集。不久前,镇党群服务中心展示了这本“邮票里的党史故事”,通过邮票这个媒介,为党员们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领略藏于“方寸之间”的波澜壮阔。

一枚枚邮票

“讲述”辉煌党史

张备的家面积不大却简朴温馨,书房里厚厚两大盒邮票,是多年来他与邮票结下的情缘。

1964年,张备在上海参加高考,考入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兰州军区甘肃省军区通讯站、兰州警备区通讯科工作。1988年,张备转业回上海,到上海氯碱化工厂从事党务工作,直至2006年退休。

“这是描述共产党创建系列邮票,这是长征系列邮票……”谈及为何会迷上集邮,张备说,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方寸之间的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国家的发展进程、独特文化、建设成就等历史脉络,非常有意义。考上大学后,因为经常写信,自从第一次买邮票后,他便被邮票上精致的图案所吸引,此后便深深地爱上了集邮,他人生中的第一张邮票现在还保存着。

退休后,张备全身心投入到集邮这项爱好中。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镇收藏侨之家的鼓励下,张备整理挑出七个系列“红色”邮票集结成册并进行展出。“一枚枚邮票能让我们重游历史长河,更能让观看者感受到在严峻的历史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展现的责任与担当,这是街镇、社区和我筹建党史邮票集的初衷。”张备动情地说。

一次次收藏

体悟人生真谛

从大学开始集邮,耄耋之年仍奔波在集邮路上,张备的人生与邮票之间的缘分还在继续。年轻时,他经常见缝插针收集邮票。每一次旅行或者出差,他都会前往当地邮局,乐滋滋地把盖有当地邮戳的邮票买回来。

“工作、生活上难免有烦心事,但邮票却一直能让我保持心灵的宁静。”张备说,做人心态最重要,集邮一方面是兴趣,二来也能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现在集邮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年轻人连邮票都没见过。我集邮不为金钱、不为获奖,只想尽自己所能,让中国文化和辉煌历程以更质朴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制作邮集是张备持之以恒的功课,除了建党100周年的邮集,他还希望制作更多的邮集,这是他的“中国梦”。

镇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雪菁表示,接下来,将在党群服务中心、辖区内各村党群服务站、邻里中心等巡回展出张备的“党史”邮票,并通过看红色电影、讲党史故事等形式,让广大党员群众重温“红色”经典。

(张士超)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梅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