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初见陈大姐大概是在两年前,那天我在社区卫生站配药,陈大姐夫妻俩排在我前面,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聊了起来,方知大家同住一个小区,于是话题多了不少。她看上去身体不太好,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 去年底,小区党支部拆分组合,陈大姐分到了我们支部。为了便于交流,我们支部建立了微信群。陈大姐发了十几页她个人的回忆录到群里,我对她的经历才有了大概了解。陈大姐是食品领域的高端人才,上世纪80年代公派出国留学,当时完全有机会留在国外,享受更好的待遇,但她毅然放弃名利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陈大姐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分析工作,制定行业标准,曾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因为长期在实验室工作,她晚年患上了帕金森病。 今年元旦,支部上门慰问社区老党员,陈大姐扶着门框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陈大姐和我们聊得很开心,她的子女都事业有成,本该是一位幸福的老人,可就是职业病拖垮了她的身体。临别时,我们一起合了影。 虽然疾病缠身,每次支部开会,陈大姐都让保姆推着轮椅来开会。有一次,支部请党校老师给大家上“四史”宣讲课,因为小区没有合适的场地,我们借了外面的教室,陈大姐无法前往听课,她一直对此感到遗憾。 有一天,一位老人挎着包在居委会门口来回走动,我迎上去询问。原来,她是来为已故丈夫李老师向党组织递交最后一次党费,这是她丈夫的遗愿。她一再叮咛我,不要声张、不搞形式、不给组织添麻烦。我忍不住在网上看了李老师的简历,他是湖北师范学院的高级教授,一生教书育人,培养了很多优秀学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时,我用文字记录下身边这些为党甘愿奋斗终身的普通党员,让更多人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阳光与力量。 (作者系春城一居小区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