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1年03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筑牢抗疫防线 尽显使命担当

2月7日18时,贵西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被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小区居民挥舞着小红旗走出小区。在14天的集中封闭管理期间,每个人都在为战“疫”坚守着、承担着。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按照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迅速行动,全力应对疫情挑战,一路走来栉风沐雨,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绩,更收获了温情与感动。

加强疫情防控组织保障

1月23日凌晨,贵西小区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可疑病例,次日,贵西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实行社区封闭管理。

组建防疫队伍,做好居民引导。兵贵神速,街道立即成立贵西小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群众宣传动员、防护物资保障、居民生活服务、社区环境管理、社会舆情应对等工作。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在厦门路城运工作站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靠前指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捷、武装部部长许永楠火线上阵,第一时间带领街道18人突击队进入封闭小区,和贵州居民区社工并肩作战,区级机关、兄弟街道、消防支队等也火速前来增援,60余人分成27个群众工作小组精准对接,按门洞包块全力开展群众工作。

提供配送服务,保障居民生活。保障好贵西小区内的居民群众生活是街道放在心头的头等大事。在全面开展人员排查和核酸检测的同时,街道积极对接区商务委和盒马、叮咚买菜、光明集团、世纪联华、八仙宁波路菜场等企业,确定工作方案,做好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及餐饮供应服务保障。每天早晨,光明早餐车会停靠在贵西小区的隔离线外,以无接触销售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健康营养早餐。除了早餐车之外,街道还专门为小区内不会使用手机App下单的老人制定了套餐勾选清单。每天,工作人员上门收集居民需求,再由街道将订单信息汇总发送给供应商。次日,供应商将订单配送至无接触送货点,再由工作人员分别送给居民群众。

通过多种渠道,为群众排忧解难。大重病患者、孤老、独居老人等困难人群始终牵动着街道、居委的心。街道加大对居家隔离困难群众的调查排摸力度,重点关注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大重病患者、孤老、独居老人等困难对象的困难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帮困。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街道特地安排救助所工作人员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对困难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将排摸情况及时上报街道,通过多种渠道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确保封闭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平稳有序。

党旗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党员先行。街道党工委成立了贵西小区疫情防控战时临时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贵西小区防疫攻坚党员突击队同步成立。进驻小区的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从核对人员登记信息、组织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到为居民统计购物需求、订购物品、分发快递、清运垃圾、情绪安抚……做到了哪里有疫情防控和群众的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就有党员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扎实工作的身影,鲜艳的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四方支援,共同战疫。疫情防控中,兄弟单位、爱心单位和暖心市民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持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瑞金街道第一时间组织人手支持隔离酒店的相关工作;蔬沣园生鲜超市向封闭小区居民群众捐赠了5000斤大白菜;科技京城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向工作人员捐赠500提酸奶;品星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捐赠200盒牛奶、颐家(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捐赠3500个口罩、区志愿者协会捐赠力度伸泡腾片200支;一位可爱的小姐姐在小区出入口的快递投放点留下12杯爱心奶茶转身就走,小区内很多热心群众因为防控要求的限制不能做志愿者而有点失落……虽然封闭小区管理和酒店隔离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工作人员白天黑夜连轴转十分辛苦,但社会各界的关心让居民群众和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冬日里的阵阵暖意。

教育局机关青年:化身防疫“大白”温暖贵西小区

穿戴好防疫装备,黄浦区教育团工委书记董昊和黄浦区教育局成职教科杨博源成了光荣的“大白”,奔赴贵西小区做起忙碌的志愿者。

从一开始的忙乱到对工作的逐渐熟悉,董昊和杨博源一方面向曾经做过“大白”的同事王毅请教;另一方面也利用两人都是来自一个单位的优势,分工又合作,尝试属于他们自己的工作方法。

向“前辈”请教,分享经验,相互鼓劲。在工作的间隙,董昊就防护服的穿脱、口罩的佩戴和护目镜的使用等请教了同事——曾经在浦东机场做过两个月“大白”的王毅。王毅很耐心地分享了他们当时的经验和做法:“使用牛奶箱的提手,口罩耳绳套在提手两端点的反钩上,形成一个带松紧的头箍。取材制作简便,有效缓解长时间佩戴口罩对耳朵的摩擦和压力。先戴帽子后戴护目镜,利用护目镜头箍扎紧帽子。执勤期间用手机防水套给手机做隔离,使用手机时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王毅还给董昊和杨博源鼓劲,自创了一首七言诗:“疫情发生速应急,紧赴战场援邻里,后继大白多努力,疫散相聚春风里!”

分组不分家,抱团取暖,分工也合作。董昊和杨博源被分在由同一个组长领导的两个不同的小组内,因为两个小组的管片临近,而且工作任务也基本相同。杨博源说:“我和董老师商量了一下,虽然我们不同组的,但是同样的任务我们可以一起做,我的提议董老师也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两组的工作任务由两位同志互为搭档,共同完成,一起上门走访,一起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工作任务也被分成前后不同环节的,其中一部分由董昊同志完成,另一部分就由杨博源同志来完成。这样分工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不易出错,也保证了两个小组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进度上保持一致性。

贵西小区中学生:疫情很冷 人间很暖

“疫情很冷,人间很暖!”第一次体验了被隔离的感觉后,同学们在日记中感叹。

1月23日早上8时左右,预备年级女生小悦和妈妈像往常一样出门遛狗,回来时,却看到一位“大白”站在里弄门口,示意她们赶紧进去,并开始用胶带封小区铁门。小悦说,自己几乎不敢相信,电视新闻里见过的场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小悦爸爸正在外地出差,母女俩发愁的是,由于最近准备搬家,家里并没有囤太多的粮食。

很快,大半天之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通知大家带好身份证和手机下楼做核酸检测。“防疫人员过来提醒我们出示健康码,并很耐心地教我们怎么下载软件、预约核酸检测的流程,我能在他们的护目镜上隐约看见一层水雾,内心不禁涌起一阵心疼……”小悦感叹,“整个核酸检测过程都井然有序,防疫人员们也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和时间赛跑。”第二天中午,居委会就上门下发了居家隔离告知书,告知需要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又告知街道会提供订餐、菜、生活用品,居民可扫码购买,或自行在网上购买,社区人员为楼内的住户建设了微信群,生活垃圾也会有专业人员定点收取,一切都被安排得有条不紊。

居委会工作人员不知疲倦地拿着喇叭叮咛、等待核酸检测的队伍长而有序……和小悦一样,初一年级的小彭在目睹了一个个忙碌而沉稳的身影后,心情不再忐忑。这一次,他和全家一起住进了隔离酒店。“‘请拿好您的房卡,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马上为您解决的!看着酒店工作人员真诚的微笑,我仿佛有种出门度假的感觉。”小彭说,隔离期间,他除了有书籍和寒假作业作伴,还能和爸爸在房间里比赛做俯卧撑,通过网络和隔离在另一个房间里的妈妈视频、听她“甜蜜的唠叨”。他还想到,为了给一个个隔离家庭尽心尽力提供帮助,那么多人放弃了在家陪伴父母孩子的机会,默默地坚守。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