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党建+居民自治”让南西更有温度

楼组居民会议
志愿者医疗队为居民量血压

社区治理的创新,福民南西的建设、推进“社区自治+”的新发展,都离不开热爱社区和乐于奉献的居民群众。近年来街道在自治实践的征程中,从居民自治发展到业主自治两手抓,从具体的自治活动到形成机制,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基层民主自治在探索中不断自我突破,为社区治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凝聚了社区力量,让每个南西人更爱南西。过程中,一个个好的案例从居民区冒了出来,涌现出了一批自治团队和自治骨干,他们在党组织引领下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为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和基层民主自治做出了贡献。

居民自治激发原动力业主自治展现新效能

引导居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小区治理,通过居民自治打好群众基础,通过业主自治破解小区难题,延中居民区党总支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延中志愿者护弄队”成立四年以来,志愿者们每天两小时在小区内巡逻,不管刮风下雨、逢年过节,依然雷打不动地守护着小区平安。以“延中护弄队”为品牌,逐渐发展了“延中调解队”、“医疗咨询队”、“交通志愿者队”、“白领助学队”等一系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在今年进博会期间,延中居民承担了延安路沿街制高点,陕西南路天桥等多个重要地点的巡逻值勤工作,时间长达1000多个小时,动员群众、党员一百多人,顺利完成了进博会的治保工作。另有“沪剧队”、“越剧队”、“唱歌班”等共14个文娱自治团队。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小区建设靠大家”的自治共治意识已深入人心。

同时,延中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动员党员参与到各自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争取在业委会中担任职务,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锦延大楼是八十年代建造的高层公寓楼,在更换老旧电梯、消除安全隐患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新业委会成立之后,党员同志带头挨家挨户做业主征询,按照法律程序启用维修基金,整个电梯更换工作得到社区居民、房办、物业等各方的支持。目前,其中一部电梯已更换成功并投入使用,另一部电梯的更换也已列入计划有序推进进行。

在解决锦延大楼外墙脱落的问题中,由于维修基金不足,借助街道“美丽家园”工程的契机,业委会中的党员同志积极配合,及时将居民意见反馈给施工单位,同时监督施工现场安全,在居民和施工队之间积极协商,化解矛盾,推动了居民自治、自筹自理部分资金,顺利完成了“美丽家园”升级版工作,彻底解决了外墙脱落的重大安全隐患。

延中居委抓牢居民的需求,通过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两手抓,激发了居民的内生动力,把自治共治推向长效常态,把延中建设成为真正的居民之家。

居民互帮互助楼组美丽蜕变

巨鹿路775弄1-2号楼是海军武器装备研究所部队营房,建造于1978年,有将近20年没有大修。墙面脱落、地面破损、楼梯扶手生锈、院子里乱拉绳晒衣被。部队大院属于军产,直接归部队管理,地方物业无法处理这些问题,逐渐变成了居民们的“三不爱大院”。

在街道和古柏居委的帮助下,居民决定要互帮互助,自治自理,改变乱糟糟的状态。部队大院的楼房经过整修焕然一新,居民们非常激动,也很珍惜,亲手制作绿植微景观摆放在楼道中,成为了楼梯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居民们经过商议为楼组命名“海花家园”,共同制作了徽章发给每个居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杂乱的底楼空间被清理干净,变成了居民活动、歇脚的会客堂,环境变得更加温馨整洁。

楼组创建让居民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1号楼603室的王医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她还是非常关心老邻居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她不在家时就让2号楼202室的刘阿姨帮需要咨询的邻居拍照发给她,方便其诊断和建议。503室的倪老师常年住在国外,她把自家钥匙交给402室的单阿姨请她帮忙定期打扫屋子。偶尔倪老师回上海小住就借用隔壁502室小王家的无线网络。小王是住在大院里最年轻的一个居民,他为楼里的老人提供电脑维修服务。邻里和睦、互助互帮,楼道环境美观整洁,居民都说住在这里很舒心。

楼组变美变安全居民点赞邻里和睦

威海路888弄小区建成至今已有30年,88弄是六层楼老公房,原有的停车棚没有充电装置,车主为了给电动车充电,一到晚上就会看到各种电线从2楼、甚至从5楼横空而过,露天充电在雨天极易引起电器短路,带来安全隐患。浦盾是威海路888弄小区1-6号的党员楼组长,在小区居住了28年。

看到私拉电线充电,浦盾非常担心,找到居委商议解决办法。居委会把这个项目列入了自治项目,于是浦师傅拿着征询表一家家上门收集居民的意见。在物业、居委会、业委会的协助下,大家讨论充电装置选址、用电安全的保证、安装经费的来源、使用人群的登记管理、电费结算等问题。既然是为居民受益的事情,居民也有义务参与建设并维护好。浦师傅动员居民根据登记使用情况每户自付20元安装费,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自治意识。新铺设的电源插座安装整齐,每个充电箱上配有锁头,同时制定了自治管理公约,规范使用,确保后续用电安全。

针对楼道内乱堆杂物等现象,楼组长带头,居民参与,开展了四次“清洁家园”大整治,清理垃圾近4吨。楼组变美、变安全了,最终得实惠的是楼里的居民。硬件好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街道自治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