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环保事业 人人有责

南西垃圾分类工作管理形成闭环

垃圾分类宣讲进入课堂
延中居民区内的垃圾箱房

□见习记者 林蔚雯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将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垃圾分类,包括固化共识性的管理要求、明确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等。近日,记者采访了南京西路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

目前,南京西路街道为加快推进两网融合,专门设立了两网融合垃圾分类收运站点。属地内,嘉里中心和四方新城分别作为公共场所与居住区的相关工作示范样板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实践中,楼宇白领和社区居民都已经表现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清晰认识。据南京西路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副所长殷轶为介绍,由市容所领衔,垃圾分类的推广与宣传工作正在社区里铺开。

属地工作形成闭环

街道市容所针对垃圾分类工作,主动和居民区、楼宇的物业对接,充分发挥保洁员的自主性和专业作用,以手动方式分离所有可回收物。对所有的工作投入,市容所以按劳取酬的方式支付薪酬。

殷轶为介绍,其实,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识早就进入上海市民的生活了,常见的废旧报纸、纸板箱、各种瓶瓶罐罐的收集、售卖,就是现行推广的垃圾分类的雏形。因此,她认为,每一位居民都有能力参与到这项民生环保事业中来。而市容所的职责,还在于做好专业的指引和推动。南京西路街道属地内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目前,作为激励机制的垃圾分类绿色帐户已经在居民中实现全覆盖。街道共有13个居委会,57个居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绿色账户工作,截止到2018年底,推进垃圾分类户数17348户,绿色账户累计覆盖数为15434户,覆盖率已达85%以上,总共消纳积分达1700余万分。居委会配备专门的督导员,每天上午、下午各工作两小时,指导大家完成扫码积分和积分管理。市容所每年组织大型积分兑换活动,回馈于民。在硬件配置上,市容所更贴心地在大部分属地箱房一侧加装了洗手池。

“传统的垃圾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会对土壤、空气、水环境甚至水质产生损害。垃圾分类的开展旨在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实现垃圾处理后的可循环利用,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垃圾分类,从学生抓起!”3月12日,南西街道市容所特地邀请了专业的讲课老师走进西康路第三小学给孩子们上一堂“垃圾分类”课。西康路第三小学也非常重视此次“垃圾分类”的讲课,特地安排了三年级(1)班和(3)班的学生进入多功能教室现场听课,并通过每个班的电视屏幕向全校同步直播。

课上,朱老师先给小朋友们介绍了生活垃圾的四分类,即有害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干垃圾,还为大家讲解了常见物品的投放方式。小朋友们不仅听得认真,还踊跃举手发言。现场还特地邀请了“小小地球”英语培训机构的中教和外教们带领学生们认识并朗读各种分类桶的英语名称。老师们还把垃圾分类的知识融入小游戏中。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要求参加。

据悉,像这样的讲课还来到逸夫职业技术学校,进入学生课堂,开展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介绍,推广和宣传从学生课堂开始,也是希望和相信孩子们能够它的重要性和理念带回和传播到每个家庭中去。”

“工作要做好,不然就不做”

延中居民区的顾永德老伯今年76岁,是社区里的金牌志愿者。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社区后,他更是全力以赴,坚持按时到岗,每天从早晨七点就开始工作。

顾老伯是孤老。自2012年成为延中的志愿者以来,顾老伯坚持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以全年无休的状态承担小区里的各种志愿者工作。“顾全大局,荣祖耀祖,德艺双全”,街坊四邻把顾老伯的事迹浓缩成这12个字,歌谣般的评价在居民区里流传,顾老伯对待居民区志愿者事业的真挚与热忱可见一斑。

接手垃圾箱房的管理工作以后,顾老伯自己准备了火钳、手套和手电筒,还特地去其他居民区察看、了解、对比其他垃圾箱房的管理情况,查找出自己工作的不足。“我参加过一次垃圾分类工作的参观学习活动,知道垃圾掩埋操作的困难。这次参观帮助我明确了垃圾分类这项事业的意义。”顾老伯说,最初与他一起从事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的伙伴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但他还是选择坚持下去。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顾老伯都守候在箱房一侧,帮助居民对垃圾进行二次整理,完成绿色帐户的刷卡。顾老伯说:“现在,除了做分类处理,还会做一些协助的教育工作,在和过往居民聊天时,告诉居民垃圾分类应该怎么做。”顾老伯说,工作要做好,不然就不做。令他高兴的是近阶段,他负责的垃圾分类箱房还在通过若干次抽查后已经被评为免检箱房。

账户积分严格按照机制执行

“绿色账户”是垃圾分类的正向激励模式。目前,南京西路街道属地的绿色帐户积分产生的来源有两种:居民日常“干湿”分类投放行为符合要求,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参与绿色帐户激励机制试点的志愿者服务行为,可获得相应积分。

相对应的积分采集方式也分为两种。一是定时定点投放,专人现场积分;二是自主投放,统一积分。现场值守人员严格遵守“不扫人情分,不扫虚假分”的原则。在积分标准上,分类好的湿垃圾投入指定的湿垃圾收集容器中,湿垃圾袋中目测无纸塑料类包装物、无塑料袋、无明显易分离干垃圾,整体干垃圾量不超过5%,投放一次得10分。

每日日常“干湿”分类积分次数上限为两次,即每个帐户每日最多可得20分。提供1小时绿色帐户激励机制志愿者服务获得100分;为“自主投放、统一积分”提供积分采集服务的保洁员每服务500户(不足500户计,超出500户类推)每日可获得200分。绿色帐户中的积分设有有效期,原则上有效期为2年。

“不能在源头上进行处理,垃圾分类工作难以开展到位。”“集体、单位有敬畏之心,这也为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虽然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和铺开,工作压力和难度也逐渐显现甚至提升,但如殷轶为所言,属地内已经形成了相关管理工作的闭环。在相关工作落地的同时,由相关物业对接,具体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包括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等;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垃圾箱房保洁员的自主性和专业作用,以手动方式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面向居民时,各居民区每月都有通报和表扬机制;面向集体和单位等大型物业时,城管以执法者的身份参与并介入。通过硬件达标、宣传氛围、培训机制(包括培训进入学校、物业、保洁员、居委会等各个层面)、分类实效、反馈机制的闭环建设,市容所意在将属地内垃圾投放处理的纯净度提高到85%以上,同时将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街道网格办将联合建立监督平台,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努力运行好街道两网融合体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