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到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上班族学油画 展现“斜杠青年”风采

展览现场

记者 姚沁艺

7月4日至7月21日,“2019年静安区文化馆斜杠青年油画展”在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尚·空间举办。画展上的每一副作品都独具风格,引得人们驻足观赏。

画展由一批业余爱好者完成

作为静安区文化馆新馆开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学员培训成果展,此次画展从展出作品、展厅策划、画册设计制作、文案编写等,全部由一批业余油画爱好者在静安区文化馆干部屠宁宁的引导下完成。

“何润拿起画笔的动作如同她拿起手术刀那般严谨。而她身边的李犁却是轻松地用画笔扫着布面,仿佛面对绚丽的雪山和倒影,这位高级知识分子的问题只是那所谓的‘碧绿’是更蓝还是更绿?喜爱美食的高级记者小宋姐姐在为她老上海精美下午茶的蛋糕而思考‘块面’的转折关系及绘画处理……”——展厅中一段题为《斜杠生活——写在展览前》的文字,描绘出静安区文化馆1518画室里的某个侧面。据了解,自两年前静安区文化馆新馆开馆,每周一的晚上,周二、周三的上午,这个画室便聚集了一群“斜杠青年”。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却同样有着对于油画的兴趣和热爱。

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屠宁宁介绍,每次上课,学员们都会专心画三小时以上,有时甚至超出了上课时间都舍不得停笔。“有几位白领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是他们能坚持在晚上下班后穿越大半个上海来到画室创作,非常不容易。”

学员自发组织活动

参展作品中,既有临摹梵高、莫奈、西斯莱等大师的艺术作品,也有学员们自己创作的佳作。“这些学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专长,比如小宋姐姐特别喜欢画美食,文芳擅长画人物,Lily则在看了网上的视频后自己尝试着用刮刀作画……”

屠宁宁表示,与普通的油画培训课程不同,她的课上,学习气氛更加宽松自由。学员们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题材和方式去创作,而她只是在学员遇到问题时指点一二。

“画室的同学们虽然都各画各的,闲聊起来也多是八卦,但是画室确实给我提供了一个接近艺术的环境,这也是不去画室感受不到的。”学员冠男留在画展中的自述里这样写道。

事实上,如她所说,学员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有时会自发组织外出看画展、采风等等,还在班级内部开设了读书会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艺术氛围。

文化馆搭建培训平台

据了解,此次参与画展的学员,都是通过“文化云”报名而参加到静安区文化馆的油画培训中。静安区文化馆不仅拥有时尚馆舍,同时,在内部功能上也体现传统与时尚的融合,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

课程不仅面向老年群众,而且新增了油画、钢琴、古琴、书法、插花、烘培、制作旗袍等公益课程,吸引了大量年轻白领参与,每次课程在网上一经推出,马上“秒杀”。静安区文化馆根据当下市民的文化需求,还将不断调整和更新公益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人走进文化空间,享受高品质的精神生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