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沁艺 整理报道 8月28日上午,南京西路街道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召开南西街道社区委员会一届六次(扩大)会议。会议由南西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委员会主任周惠珍主持。南西街道办事处主任王颉鸣向与会人员作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2019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社区文化、发展管理、民生服务、法治安全和监督评议5个专业委员会分别就社区委员会、社区代表名单调整及街道半年工作报告、实事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并从各组的履职情况和职能出发,商议了下半年的专委会活动部署。 目前,社区代表大会“南西模式”已形成一套精细化、规范化、可操作的社区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使基层碎片化的民意通过一套完整的制度程序形成规范化的意见建议,对街道实事项目、重点工作和党建项目的确定和实施提供依据。会议中,委员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2020年街道的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建设“宜商宜居”的南西社区 如何建设宜商宜居的社区?在这个问题上,委员们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周惠珍认为,南京西路这条街的商业发展,对于民生有着促进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委员们普遍认为,精细化管理对于营商环境的打造来说必不可少。今年5月,《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的报道《“南西”标准:在最时尚的马路“绣花”》让大家印象深刻。周惠珍提出,要充分运用好南京西路精细化管理指挥中心建立所带来的最新科技及大数据,将精细化管理深入到“网格”,完善“网格化”管理的组织形态和工作机制,在“精准度”上继续发力。同时,刘承军委员认为,南西街道楼宇众多,扫黑重点在楼宇内,为此,街道在扫黑宣传、群众知晓率、处置率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扫黑除恶”工作不仅有利于营商环境的打造,也有利于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今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进行部署和安排,召开多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加强社会治安、整顿社会秩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 打造宜居环境,也少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上次去参观了兴业太古汇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示范点,感触非常深。虽然在地下,这么热的天竟然没有臭味,现场很干净,非常不容易,垃圾分类工作街道做得很不错。”濮剑英委员对兴业太古汇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示范点印象深刻。卢红委员提到,南西街道位于市中心,存在着老房子多、垃圾厢房设备陈旧、分布不合理、散乱垃圾桶多等情况,物业管理也未同步加强,使得有些垃圾桶很快被填满,这些硬件设备无法做到统一管理。专业委员会针对此类问题,协调物业、环卫等相关部门,将有大需求的垃圾厢房进行一日多次的垃圾清运,保证垃圾厢房的正常运作。同时,居委干部和社区居民一起献出“金点子”,设计了湿垃圾桶上的便民拉索,在垃圾桶上安装滑轮,一拉绳索就直接将桶盖揭开,实用且不脏手。 打造有温度的文化空间 社区营造不仅仅是建筑范畴,也是人文情怀、文化、公共服务的营造。 孔国卫委员提到,近年来,南西的文化品牌建设都是从彰显社区本身的人文底蕴出发,挖掘南西的文化地标、文化名人,既诉说历史沿革,又展现现代风情。同时,南西的“双白”(白领、白发)人群非常有特点,社区专业委员会也发现,街道针对两类群体的不同需求与特性设计了许多文化活动,社区里的老人活跃在舞台中绽放光芒,商圈内的白领同样找到了展示的平台,形成了白领文化社群。街道还成立文化联盟,借助区域力量来形成文化共同体,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阵地、项目及资源保障。 那么,如何更进一步打造文化社区?周惠珍提到,应满足居民、白领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盼,做好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打造“10分钟公共生活圈”,朝着市委提出的“建筑可阅读,街区适合漫步”的目标迈进,呈现南西最宜居、最人文、最活力的特征。 事实上,为居民、白领打造文化空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委员提出,日前,南西街道对辖区内两家康健驿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在这里,居民能够体验先进的身体自检、健康咨询、理疗按摩服务,进一步学习到健康知识。 同时,在庆祝建国70周年工作方面,南西街道将通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阵地,组织辖区党员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做好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立足白领艺术团和白领学苑的良好势头,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促进文化服务从“白发”人群向“白领”群体覆盖转移。南西街道还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密切主题教育与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联系,推动“福民南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共议共治推动街道创新社会治理 周惠珍提到,在过去的几年里,南西街道不只满足于做好居民区自治,在建立完备的居代会和各议事机构制度,总结金钥匙“四议五要”工作法后,南西将自治拓展到了楼宇立体的自治,商铺的自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治解决不了的共治解决。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社区代表会议,改善了社区基层党建碎片化的现状,搭建起一个区域化党建共同行动的共治组织平台。 推动社区共治共享,也离不开专业委员会的建言献策。社区委员会成立两年多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扬民主、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共商社区大计,为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贡献了重要力量。 作为社区委员会主任,周惠珍提出,要注重精细管理精准度、提升多元主体参与度、聚焦社区贡献度。她表示,南西街道党工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并全力支持社区委员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对社区委员会工作的领导,把社区委员会工作纳入街道总体工作布局,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街道各办、各部门将自觉接受社区委员会监督,主动向社区委员会报告工作,认真听取委员意见建议,积极为委员履职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