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互动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

鲜肉、奶酪和云腿馅月饼最受欢迎

颇受上海人追捧的鲜肉月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8月初开始,上海的月饼销量就开始激增。来自饿了么的数据显示,上海的月饼外卖销量8月环比7月提高了196%。9月1日至10日的外卖月饼环比上月同期增长了134%。

数据显示,自2019年1月1日至今,上海人最喜欢吃的是鲜肉、奶酪和云腿馅的月饼。其中,上海的鲜肉月饼销量占全国销量的53%,排名第一。奶酪月饼销量占全国的24%,排名仅次于江苏,排在第二名。此外,上海消费了全国19%的云腿月饼。

老字号仍是销量主力军

尽管月饼的种类非常多,但是老字号依然是在沪吃货的不二选择。数据显示,全上海外卖月饼销量最高的店铺是大壶春(外滩店),8个月的月饼销量接近5000单。上海诸多老字号中,月饼增速最高的是杏花楼。杏花楼的月饼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9倍,用户量同比增长了15倍。

杏花楼外卖业务负责人龚黎静表示,今年中秋杏花楼和饿了么合作推出联名款月饼礼盒,9月11日一天,店铺的销量环比翻了6倍。

据龚黎静介绍,除了往年门店的销售渠道之外,还希望拓展新的客群。今年年初上线的外卖平台饿了么成为考察的渠道之一。根据平台提供的用户画像,杏花楼推出了三款单品,分别是性价比最高的嫦娥铁盒、适合送人的七星伴月,以及加入了更讨年轻人喜欢的椰皇流心礼盒。

除了推出联名款礼盒之外,在线下门店,也布置了相关宣传品。“我们希望能让来门店兑换的消费者也获知线上活动的信息,门店和外卖的客群可以相互引流。”龚黎静表示。

有人8个月购399个月饼

数据显示,购买月饼的用户人群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9%。其中大学生的用户订单同比增长了81%。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外卖购买一块月饼以解相思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有50多名上海用户,至少每周都通过外卖点单吃月饼。浦东新区有一名用户,今年以来一共点了81单月饼,平均每3天就下单一次。有趣的是,这名用户每一单都是玫瑰豆沙月饼,累计订了399个玫瑰豆沙月饼。

随着本地生活平台的下沉,即使深夜想吃月饼也“手到饼来”。今年,全上海共有4327单月饼是在深夜时段(21点-凌晨4点)下单的,同比去年增长了48%。

提前备注“中秋快乐”

今年以来,共有3392个月饼订单由外地用户下单点给上海人。与此同时,上海也有5997个月饼订单是由上海用户下单点到外地。

截至中秋节前,已经有超过100个订单备注“中秋快乐”“合家团圆”的字样。外卖备注也成为了新的承载人间真情的“告白墙”。

此外,日前发布的《中华餐饮老字号城市创新报告》显示,连续两年,中华餐饮老字号入驻本地生活平台的数量增幅都超过20%,年轻人和老字号的距离被越拉越近,相比70后和80后,90后的人均消费增速最快。

这些增长的消费数据背后,是老字号正不断丰富营业场景,契合当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新闻晨报)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