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05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推动城区精细化管理 南西又有新举措

街道制定“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

第三联勤块组对超出经营范围出售商品的小店进行整治

□记者 姚沁艺  实习生 廖荩薇

商务楼宇聚集、老式里弄众多、沿街商铺密集……位于中心城区的南京西路街道,有着社区结构多元的特点,街道不同区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也不尽相同,给城区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为贯彻落实城区精细化管理要求,深化完善城区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宜居、宜人的城区环境,探索形成信息联通、巡查联勤、整治联动的工作新格局,日前,南西街道制定了“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由街道城运中心牵头,会同市容所、城管中队、市场所、房管办四个职能部门开展城区精细化管理区域管理工作,不断推进辖区各类城区管理工作常态长效。

因地制宜 划分联勤块组

南西街道辖区内房屋形态各异、商业业态多样,不同区域的治理难点各异,如商务楼宇多的地方易产生非机动车胡乱停放现象、沿街商铺聚集的区域易出现商铺违规设摊现象等,在以往市容、城管、市场、房办单打独斗的治理方式下,这些特定的问题容易出现回潮的迹象。

“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则改变了以往的城区综合治理工作方式,依托街道城运中心指挥协调功能,有效整合专业部门管理资源,建立市容市貌、街面秩序、经营场所、门责管理的一体化管理联动新机制,结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内容,实施“定期巡检、分类处置、专项协调、跟踪督办、监督考核”5步法管理流程,对辖区道路实施精细管理,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城区管理各类问题,综合施策、源头治理,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记者从南西街道管理办了解到,在原有管理机制不变的情况下,南京西路街道现成立了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块组,按照居民区分设四个联勤块。其中联华居民区、陕北居民区、华业居民区为第一联勤块;重华居民区、茂北居民区、泰兴居民区、威海居民区为第二联勤块;延中居民区、古柏居民区、陕南居民区为第三个联勤块;升平居民区、新成居民区、中凯居民区为第四个联勤块。各块区设块长1名,依照各块区域实际情况,分别由市场所、城管中队、房管办、市容所负责人担任。联勤块组成员以各职能部门副职为主,组织成员应相对固定,分别由2名城管中队、2名市场所、2名市容所、1名房办成员组成。

“每一个联勤块都有自己的特点。”南西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介绍,第一联勤块内,愚园路一带大型商务楼宇众多,非机动车尤其是共享单车的乱停放问题成为了治理难点。第二联勤块内,商品房物业、直管公房物业、楼宇物业等不同类型的物业聚集,如何进一步提升物业联动,成为该联勤块组的重点管理方向。第三联勤块内,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上的沿街商铺众多,跨门经营成为这一带的管理重点。大沽路餐饮、酒吧聚集,如何帮助这些商户做好复工工作,是第四联勤块组目前的工作重点。

在实际工作中,各块组充分发挥来自各个部门的专业力量,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针对愚园路非机动车治理难题,第一联勤块组采用“非机动车待清运制度”,将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围上警戒线,以防止在清运车到来前再度加重乱停放状况。而对于中创大厦、王家沙周边环境治理问题,第二联勤块组想到了与物业联动的方式,协同推进相关工作规范。针对“巨富长”商户的跨门经营问题,第三联勤块组采用“红黄牌”工作法,对于跨门经营的商户开具“黄牌”——整改通知书,一个月内再次发生跨门经营行为,则进行“红牌”查处——直接予以行政处罚。第四联勤块组则联合大沽路商户自治管理委员会,为各商户复工进行指导和帮助。

整合资源 聚焦难点痛点

“划分了块组后,团队中聚集了不同部门的力量,解决问题就更有效。”据第三联勤块长回忆,此前有居民投诉巨鹿路516弄的一家瑜伽馆,反映该店存在无证照经营、噪音扰民、违章搭建、违规设置招牌等问题。第二联勤块组的成员在整治过程当中各自发挥力量,市场所工作人员把相关营业工具暂扣,城管和市容的工作人员联手拆除招牌,房办工作人员找来了物业经理,核对室内是否存在搭建的阁楼,发现违章后马上组织了拆除。两个星期后,瑜伽馆的问题就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对于长期以来难以根治的复杂问题,各部门更是积极寻找抓手,力求追根溯源,从源头治理。中创大厦、王家沙一带的治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据第二联勤块长介绍,中创大厦的后门在吴江路上,靠近后门是地下车库的出口,车库右边是垃圾厢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车库周围都存在非机动车乱停放的问题,甚至有清理垃圾的“黄鱼车”和垃圾桶混入其中。紧邻中创后门的是老字号餐饮企业王家沙的后门,常有送货车辆出入。同时,王家沙后门的垃圾厢房因为内设“隔油池”,所以时常出现油污溢出的情况。中创大厦、王家沙一带长期以来存在“脏、乱、臭”的环境问题,是南西街道城区管理工作的一块心病。

疫情期间,因为中创大厦和王家沙限制出入,更多的非机动车停放在了两家单位的后门,还有电瓶车在这一带充电。又因为疫情期间,两家单位的垃圾清运存在滞后,造成垃圾厢房满溢。第二联勤块组在巡查时甚至发现中创大厦清理垃圾的人员将垃圾桶放在一边,自己坐在空出的垃圾厢房里休息,这片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全面了解了这一带的情况后,第二联勤块长认为,加强物业和餐饮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动是根治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于是第二联勤块组找来中创物业和王家沙负责人,和物业协商后,要求物业将垃圾桶搬回垃圾厢房,做好垃圾清理人员和黄鱼车的管理工作,此外做好非机动车的停车管理。第二联勤块组还在同孚大楼和石南绿地之间的一处空地划线,引导王家沙后门的车辆统一停放在该区域。同时,联勤组成员和王家沙负责人沟通,一周进行1-2次垃圾厢房周围的保洁工作,保证周边清洁卫生。而对于垃圾清运存在滞后的问题,组内市容所的成员也帮忙寻找了相关的清运渠道。

第二联勤块组还引导物业对于已经发黄、生锈或老化的栏杆、墙面进行清洗、更换或装饰。中创大厦、王家沙一带的环境面貌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效监管 推动常态长效管理

除了解决痛点、难题,如何将管理效能常态化,也是南西街道的城区精细化管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依托“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南西街道致力于对区域内环境卫生、道路秩序、商户经营等进行有效监管,全面实现辖区街面、立面、店面“三维十二禁”工作目标。在街面维度,强化秩序管控,确保辖区街面整齐有序,禁止违规设摊、禁止乱扔垃圾、禁止非机动车乱停放、禁止职业乞讨;立面维度,强化市容治理,确保辖区立面整洁干净,禁止违法搭建、禁止非法设置户外广告、禁止“三乱”、禁止乱悬挂;店面维度,强化监管力度,确保辖区商家规范经营,禁止违规排放、禁止超范围经营、禁止跨门营业、禁止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实行以来,因为我们块组的精力只需要聚集在这一个区块,所以更有利于常态化管理。”第三联勤块长介绍,巨鹿路、富民路上分别有三家平时跨门经营比较严重水果店,“跨门”行为屡禁不止,执法人员一走,问题又开始回溯。“用我们的话说,这三家就像牛皮癣一样,是比较难以处理的。”

“以前我们跨部门联合执法,都要先由街道牵头开工作会议,经一系列流程后才能开展行动。”第三联勤块长表示,划分了联勤块组后,各个部门人员的集合省去了诸多步骤,大家更清楚实际情况,行动起来也更加高效了。因此“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实行以来,第三联勤块组每周都能对“巨富长”一带巡查1-2次。“那些喜欢跨门经营的商户发现我们时不时就会开展巡查,也就自觉把东西收回去了。”

据了解,未来,4个联勤块组还将结合平时的巡查工作,配合采集、完善沿街商户信息,打造“南西街道街面管理地图”,进一步打造精品精致精细的城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1+4”城区综合管理联勤工作制推行的一段时间以来,南西街道辖区内的各商圈自治积极性大大提高。丰盛里-吴江路、陕西北路-铜仁路、巨富长三个商圈,积极探索复制大沽路商户自治委员会“自我协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委员会管理模式,于日前建立起了各自的商户自治委员会,并倡议商户共同遵守南京西路商圈的《商户自治管理公约》,助力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