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沁艺 整理报道 在南京西路街道,从来都不缺这样的好人——他们有的奉献社区、助人为乐,有的孝老爱亲、助残帮困,有的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疫情期间,更是有无数南西人挺身而出,化身一线“逆行者”,日夜兼程,守护家园。 2020年南京西路街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街道对这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颁发了2019年度南京西路街道“金钥匙”奖。他们的感人事迹,值得每个南西人铭记和学习。 “金钥匙奖”——“最美战‘疫’者” 上海静安区景悦社区公益发展中心 何燕: 做一线战“疫”人员背后的守护者 疫情期间,上海景悦社区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何燕联动景悦公益党支部召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志愿服务活动》主题会议,号召大家开展一线防疫志愿服务活动。 在医用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异常紧缺之时,景悦公益全员出动,为一线防疫人员、失独老人、残障人士筹集防疫物资。何燕亲自捐赠了医用外科口罩3000支、医用一次性口罩6100支、医用酒精228瓶、一次性天然乳胶手套6000套,捐赠防疫物资总额价值42510元。 疫情期间,何燕还挂念着景悦公益承接项目点的社会弱势群体。她担心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失独老人的居家身体安全,便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一一排查确认,还亲自带队为他们送去防疫物资和食物;当她得知有一名失独老人因为年前在亲戚家过年无法回家时,她亲自开车将老人接回家中;作为洋泾三阳基地的负责人,她时刻关注学员在家中的身体状况,筹集防疫物资送到每一位学员手中,还为他们送去亲笔签名的抚慰信;得知唐镇阳光家园的残障伙伴们防疫物资不足时,她抱起物资便去支援……何燕和她的团队,用行动体现了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 上海市静安权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 陶俊贤: 尽一己之力 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上海市静安权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陶俊贤是一名90后,疫情期间,当他看到“战”疫一线人员的“逆行”身影时,他坐不住了:“作为一个南西人,对于在南西发生的一切,我都希望参与其中,尽一己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当他得知抗疫人员在一线缺少食物、口罩时,他第一时间出动筹集物资,辗转了3家超市,寻找杯装泡面。好不容易采购到20箱泡面,他来不及休息,马上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将防疫物资送往上海火车站战“疫”一线,及时为一线战“疫”志愿者补充了食品。 之后,他又通过链接各方资源,为南京西路街道的各居委会采购了1300只口罩,并亲自送达。“这我第一次用徒步的方式,走遍了南西街道的13个居委会。”回忆起这段经历,陶俊贤表示:“在看到大家顺利拿到食物和防疫物资时开心、安心的表情,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和值得的,虽然做的这些小事比较微不足道,但是,这段经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社会组织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到途到(上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立方体搬家志愿服务队: 寒冬逆行 只为让物资顺利到达 疫情之下,一份份战“疫”物资的运送,都少不了物流从业者发挥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到途到(上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向上海市商委、市经信委、团市委、南京西路街道和瑞金医院等分别发了请愿函,希望能在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重要时刻,贡献一个物流公司的小小力量。 2月8日晚,到途到(上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立方体搬家志愿服务队收到了上海市瑞金医院的运送任务,当晚,服务队就进行人车匹配工作,开始准备运送工作,很快,司机和三名搬运工的指令派发完毕。另一边,松江仓库的同志们为了服务队能够早点提货,也加班帮服务队取货、堆垛。150大箱物资把服务队的卡车塞得满满当当,甚至把副驾驶座都塞满了。从人员集结到150箱物资完成装车、办好交接手续,服务队总共只用了2个小时。 2月9日凌晨,150箱爱心防疫物资终于抵达瑞金医院,卸车完成。回忆起这次深夜运送物资的经历,服务队的成员们感叹:“通宵熬夜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但这一次,是最温暖的一次。” 2019年度南京西路街道“金钥匙奖”提名 (排名不分先后) 沈亦君 威海居民区 高美瑛 联华居民区 陈淑琴 陕南居民区 杨伟国 延中居民区 高晓峰 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有限公司 张松林 上海东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胡荣 上海恒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海 上海静安区红翼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心 “襄乐”志愿服务队 古柏居民区 “姐妹”志愿服务队 华业居民区 “金钥匙奖”——好人好事奖 升平居民区 叶自豪: 真情真心为家园 无私奉献助他人 62岁的叶自豪是升平居民区的党总支委员,升平居委委员。多年来,他秉持着“关爱他人,奉献社区”的精神,一直默默地为社区工作、为群众服务。 升平居民区有超过13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没有电梯,出行成为很多老人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2019年,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茂名北路112弄8号增设电梯筹备小组在南西街道房办的指导下成立。叶自豪深知这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依然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担任组长。他马不停蹄地联络电梯工程公司,提前勘测房子是否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并初步确定了工程报价和选用电梯的型号。拿到方案后,他又开始去征询业主意见。同时,对于居民提出的困难,他又积极与居民代表、楼组长、安装公司进行沟通。通过“一周一例会、一周一分析、一周一推进”,为加装电梯工作理清脉络、突破阻力。 目前,电梯第一期费用已经全部收齐,叶自豪在这中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南京西路还没有先例,如果这件惠民利民的好事能第一个在升平居民区获得成功,这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事情了!” 威海居民区 陈宝善: 挺身而出助邻里 温暖社区你我他 家住威海路727弄3号的陈宝善是一名党员,虽然还没有退休,但平日里总是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队伍中,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此外,他对社区里的老人也很关心。住在陈宝善家对门的项阿婆年事已高,又是独自生活,因此陈宝善一家对项阿婆格外照顾。 去年5月的一个晚上,项阿婆正准备休息时突感呼吸困难,无法站立,只能爬到门口呼救。此时,陈宝善夫妇刚好散步回家,听到项阿婆的呼救声便立刻进门查看。只见项阿婆趴在地上口吐白沫,脸色煞白,但尚有意识,夫妇二人见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即还通知了项阿婆的两个女儿。救护车到达后,陈宝善考虑到项阿婆的女儿无法马上赶到,便和爱人一起陪同她坐上去华东医院急诊室的救护车,并垫付了车费。当医生得知陈宝善夫妇并不是项阿婆的家属,只是邻居时,倍感惊讶,急诊室内的其他病人及家属也都纷纷赞叹。事后,项阿婆的小女儿要把车费结算给陈宝善,他无论如何都不肯收,只是说:“邻里相助这是举手之劳,是应该的。” 嘉里建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静安嘉里中心志愿服务队: 平凡的公益 造就不平凡的心 静安嘉里中心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7年5月,成员主要由静安嘉里中心的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组成。长期以来,静安嘉里中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人数都保持在80人左右,而累计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数已经达到约900余人次。 嘉里中心志愿者服务队积极结对居民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惠及多个群体。比如南京西路街道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志愿者服务队便主动关心社区居民,拟定在每年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通过街道和居委会牵线,集中走访辖区内孤寡老人,并送上慰问品。 服务队还主动关注辖区内的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环卫工人等群体,每年夏季开展慰问。在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初,静安嘉里中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在静安嘉里中心的天台建立起了屋顶菜园,并制定了种植计划。志愿者们每月会将屋顶菜园种植的蔬菜赠送给南西街道的环卫工人,来感谢环卫工人对物业周边清洁所做的贡献。时至今日,已送出西瓜、菜瓜、甜瓜等20个品种的蔬菜,共计240余斤。 去年11月,志愿者服务队在滨江森林公园举行了“小小暴走,嘉里同行”活动,志愿者们带着自己的子女,通过体育竞赛的项目筹集资金,并将所筹集的善款捐赠给“老人认知障碍灯”项目作为公益基金,为社会公益项目贡献一份力。 上海特思尔大宇宙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大宇宙服务队: 就业援助 真情相助 残障人员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容易被给予不公平的待遇。为了让残障人士获得良好的就业环境、成熟的培养渠道和发展机会,上海特思尔大宇宙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大宇宙服务队,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项目——“春风计划”。 从2017年至今,上海特思尔大宇宙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吸引残疾人加入工作岗位。目前,共有27名残障人员在各岗位工作,在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良好的工作氛围、稳定的收入,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他们的性格从原来的内向沉默,变得活泼开朗,在公司里结识了新的伙伴和朋友,树立了良好的生活工作自信心。 2019年,上海特思尔大宇宙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与市残联、乐群服务社合作,主办了两场残疾人职场体验公益活动,分别面向静安区残疾失业人员和上海残疾学校的残障学生。通过活动,提升了残障人员对公司和待入职岗位的认可度,也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进入职场创造了良好的过渡和体验机会,活动也获得了残疾学校老师、残障人员家长的一致好评。 华业居民区 陈君秋: 意外无情人有情伸手助老暖人心 陈君秋家住陕西北路173号,去年6月的一天,住在陈君秋家楼下的顾老伯在家不慎摔倒,头破血流,当场不省人事。 华业居委会的老龄干部闻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热线。就在这紧急关头,陈君秋正好路过,问清情况后立即表示可以帮忙。当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后,陈君秋主动提出和居委会老龄干部一同陪顾老伯去医院。顾老伯的老伴由于行动不便,就马上找出顾老伯的医保卡和现金交给陈君秋,还将侄女的电话号码翻出来。陈君秋迅速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与顾老伯的侄女联系。急救车刚到达医院,陈君秋就赶紧冲到医院里找医生。医护人员以及医院保安找来担架,将顾老伯从车上抬到担架上,送进医院。陈君秋为顾老伯挂号、付费忙进忙出,满头是汗。当天晚上,陈君秋一直在医院等到晚上11点,一直到顾老伯的侄女赶到医院,嘱托侄女照顾好顾老伯后才放心回家。她自己回到家中时,已经是28日凌晨。邻里听闻此事后,都对陈君秋竖起大拇指,给她点赞。 “意外无情人有情,伸手助老暖人心”,陈君秋用行动营造了爱老助老、和谐邻里的楼道氛围,为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中凯居民区 罗菊来: 雪中送炭助高龄弘扬社区邻里情 罗菊来是中凯居民区的一名楼组长,也是一位退休老党员。2019年下半年,中凯居委会收到了一封表扬信,来信的是家住大沽路489弄的一位独居老人朱阿姨。朱阿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还有视力残疾。在信中她提到,除了平时有社区志愿者关心她之外,罗菊来也经常到她家嘘寒问暖,聊聊家常,讲些所见所闻给她听。 2019年7月中旬,朱阿姨一连高烧好几天。一开始朱阿姨不以为然,以为睡一觉就会好的。罗菊来像往常一样送来粥和菜时,得知了朱阿姨的身体状况,对她说:“你要吃一点,不吃饭、光睡觉是不行的,要不我打电话通知你女儿。”当时朱阿姨还说:“不,免得让他们操心。”不料,第二天,朱阿姨便摔倒在卫生间。恰逢罗菊来上门探望,看到这一幕,马上通知了她女儿,送往医院。此时,朱阿姨已经高烧39度,被诊断为肺炎。住院期间,罗菊来叫上自己的爱人,一起帮朱阿姨清理房间,鼓励她好好养病。 朱阿姨的信中还提到,平时,罗菊来天天帮她把干、湿垃圾分好类并带走,还帮她到楼下取饭菜送到家里。“真是一股暖流涌在心头,生活在这里比在女儿家还要舒心。”朱阿姨在信中如此感叹。 陕北居民区 杜志明: 老有所乐授书画 助力自治展风采 杜志明家住陕北居民区,从小热爱书画,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梦想,退休后,他才真正有机会重拾画笔。十几年前,他在社区里开办“彩墨轩书画班”,和社区书画爱好者们共同切磋,一直坚持到现在。 近些年,书画班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书画展示活动。2019年,陕北居民区联合华业、重华、联华居民区共同举办了“镜看祖国山河,书画美好生活”书画展活动,参展的书画作品达百余件,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大师的作品。为了这次书画展,杜志明到处奔波,动员书画爱好者和书画名家将作品带进社区。临近展出时,70余岁的杜志明为安排布置展厅爬上爬下,展览期间,更是积极充当志愿者。 杜志明还在居委的其他自治活动中发挥所长。每次的迎新春活动,他都会为街坊邻居写春联、送福字,平日里还帮居委会出板报、写通知。居民区的书画爱好者总是喜欢向杜志明请教,一些邻居也喜欢把孩子们送到他这里学写字。杜志明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辅导大家,不收取一分一厘。正是因为有杜志明这样为社区自治默默奉献的居民,所以每当人们提起陕北居民区,就会想起这里的书画和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