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沁艺 整理报道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提出,人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发挥作用的力量在人民,依法履职的归宿也在人民。谱写人民城市新篇章,尤其需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尤其需要认真倾听人民声音、真实反映人民诉求、切实保障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9月8日下午,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二次(扩大)会议在海上文化中心召开。在会议的讨论环节,南京西路街道的人大代表们围绕“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针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意见。 创新做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静安区仍做到了“五个不停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停步、优化营商环境不停步、加强民生保障不停步、提升城区面貌不停步、创新社会治理不停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对于下半年,南京西路街道代表纷纷认为,经济发展仍是重中之重,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的同时,希望能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那么,如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文伟代表建议,要加强与现有企业的互动,打好感情牌,做好稳商、留商工作。明确静安重点发展的产业,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形成重点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加强数字静安建设,以大数据为龙头,以“一网通办”为抓手,促进智慧建设,成为静安的新亮点、新名片。朱一平代表认为,要结合发达国家和先进经济体的经验,在“十四五”规划中,研究考虑静安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转型,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要用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制度环境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张小伶代表则提到,要用精细化管理和优惠政策,提升服务效率,压缩审批时间,建立健全线上审批平台,推进“一网通办”,让企业留得住。 除了吸引优质企业驻进来、留下来,不少代表还关注到了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经济模式。“在惠及大企业、大夜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小微经济。”王晓红代表认为,要积极发展面向老百姓“接地气”的普惠经济。对此,朱玫代表也表示,要用好“首店经济”模式,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动脑筋打造特色企业、特色产品。 聚焦民生 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南西代表们还提到,在大力推进疫情防控、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接下来的工作要紧扣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和“十四五”发展趋势。要尽可能回应居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考虑方方面面的呼声和意见,不能粗暴“一刀切”。 沈如春代表认为,在大力推进疫情防控、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能认真研究分析上海的老龄化现象,关注“银发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对静安经济、投资招商、产业培养的机遇。要继续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并更多关注中心城区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蒋超瑛代表则提到,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企业都可以形成“共同体”,各行各业都互相扶持、互帮互助。“大家好,才能一起好。” 卢红代表结合居委会工作经验表示,居委会应该积极用好“约请制度”,实现区里相关部门与居民区的共建共治,有效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要继续改善民生,也要打好“文化品牌”。陈雨人代表在会上提到,要注重发展电竞、小演出等文化新业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