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离禁止使用的期限只剩下不到4个月,沪上商家都准备得怎么样了?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后,市场上会有哪些替代方案? 此外,到2020年底,上海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对此,已有外卖平台采取行动,积极推动从源头上使用环保外卖材料。 商家“吸管变身”有快有慢 对于“吸管变身”这件事,众企业的反应快慢不一,有的商家已经提前“完成任务”,有的正处在“过渡期”,有的还尚未采取举措。 星巴克可能是最早开展行动的,2019年4月就已全面推行纸质吸管和直饮杯盖。 喜茶也早早采取行动,2019年6月全国门店陆续启用环保纸吸管。虽然鼓励大家使用纸吸管,但普通吸管的选项依然保留,在线点单时也能看到相应的选项。 麦当劳则没有选择纸吸管,今年6月底宣布使用无吸管杯盖,并提出宣传语“为了地球不‘管’了”。 近期,茶饮品牌蜜雪冰城提出了相似的口号“为了地球不‘红’了”,宣布要逐步停用塑料红吸管。 不过,仍有许多茶饮和餐厅尚未采取行动,醒目处仍放置着大把的普通吸管供顾客取用。一家连锁餐厅的相关人士表示,虽然门店暂未采取措施,但相关方案已在酝酿中。 环保吸管带来新商机 年底禁令将近,让环保吸管的需求量大增,有人开始从中挖掘商机。 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关键字可以看到一些人在推荐自家的环保吸管,下面不少留言索要联系方式。还有农村“90后”靠就地取材,把自家优质麦秸做成吸管,开启网店之路。在电商方面,麦秸吸管的销量也不俗。还有企业借此时机,大力推广自家的环保吸管,纸吸管自然最受瞩目,不仅环保,还有超高“颜值”。据介绍,吸管上面的花色由大豆油墨印制,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除了纸吸管外,有义乌的商家还推出了一种和塑料吸管长得一模一样的“可降解吸管”:由玉米淀粉乳化而成,在可堆肥条件下,45天内它就会变成水和二氧化碳。 不过,和普通吸管相比,纸吸管、聚乳酸吸管的成本更高,是普通吸管的3倍左右。 此外,还有竹子吸管、玻璃吸管、不锈钢吸管等多种替换方案。对于大量消耗吸管的茶饮或餐厅门店来说,这些可反复使用的吸管并非优解,更适合顾客买来自己携带使用。 用吸管的习惯也得改改 不过,在环保吸管中,已被尝试推广使用的纸吸管引来一些顾客的吐槽:容易被泡软、泡烂、掉纸屑…… 为此,有商家提醒顾客购买饮料后请尽快喝完,以免纸吸管软化。而在一些网友晒出的纸吸管损坏照片中,有相当一部分还留着牙印。有网友对此评价:“把纸吸管当成普通吸管那样咬来咬去肯定不行,使用吸管的习惯也要改变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使用直饮杯盖的方案中,不包括含有固形小料的饮品。也就是说,对于小料日益丰富的茶饮行业来说,找到环保又便捷的替换方案势在必行。而对于顾客来说,无论哪种替换方案,从源头减塑,有意识地减少吸管使用,或自备可重复使用的吸管都是更好的环保方式。 外卖平台从源头减塑 《意见》同时规定,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对此,已有外卖平台采取行动。 美团外卖推出了“青山计划”,携手110家包装企业探索外卖包装解决方案,推出绿色包装推荐名录,支持包装创新孵化。“青山计划首批绿色包装推荐名录”共纳入来自31家企业的46种降解塑料类外卖包装产品,以及来自30家企业的41种纸质类外卖包装产品。此外,“青山计划”在全国试点投放全生物降解包装袋超过2000万个,纸质餐盒100万个。 据美团外卖介绍,三年来“青山计划”联动合作伙伴在全国建立了350个外卖餐盒回收与循环再生试点,覆盖写字楼、社区、校园、景区、大型活动、商家门店6大场景,试点区域塑料餐盒最高回收率达74%。 “无需餐具”功能上线以来,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消费者选择“无需餐具”的环保订单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03%。 未来五年内,“青山计划”希望做到:建设绿色包装供应链,为平台商家提供外卖包装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复使用解决方案;促进回收再生市场化机制建设,联动产业上下游在全国20个以上省份建立常态化餐盒回收体系;加强消费者引导激励,优化产品功能和运营体系,促进1亿用户践行“无需餐具”等可持续消费行为。(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