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联翩倚华亭,古柏茂盛北窗宁;霓虹一陕汇南北,威凤祥麟海波清;国泰民安万事兴,新绿成荫舞升平;锦瑟华年安乐业,延绵梦中凯歌鸣。”——相信读者已经发现了,这首诗中藏有南京西路街道12个居民区的名字。作为南西居民,你可能一直都有这样的好奇:南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区,它的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时间里,它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迁? 眼下,“四史”学习教育正当热潮,为了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展现南西街道各居民区的往昔、变化与发展,本报特设立“南西印记”专栏,邀请一群来自南西“本土”的达人来带领大家走进街道的12个居民区,他们之中有土生土长的南西居民;有对南西怀有深厚感情的社区青年;也有为社区群众奔走服务的居委干部。这些达人将用他们的故事,带读者领略12个居民区的风采。 本期的“南西印记”达人叫陆新,是丰盛里——吴江路商圈商户自治委员会主任、上海张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工作在繁华热闹的都市商圈,行走在厚积历史的“石库门”里,在时髦与守旧中,陆新为脚下这片土地的发展与未来不停地谋划着。作为一名奋斗在此的“茂北人”,他眼中的茂北社区又是怎样的呢? □记者 沈冠君 整理报道 魔都上海,既复刻着西方的摩登,又洋溢出古典的韵味。要探寻最地道的上海,不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也不是巍然屹立的摩天大楼,而是最能体现“十里洋场”繁华的海派文化——“石库门”建筑。陆新对此深有感触,他工作所在的茂北居民区更洋溢着历史风貌,汇聚着历史变迁。 百年张园从喧嚣到无声 不久前,茂北居民区接过泰兴居民区的接力棒,将张园揽入怀中,使其成为茂北的一大地标性建筑。张园,东起石门一路,西至茂名北路,北起吴江路,南至威海路,占地面积约4.38万平方米的张家花园,其历史地名缘于1882年。当年,无锡富商张叔和购地后建花园,将其命名为“张氏味莼园”,人们习惯于称为“张园”。昔日的张园是晚清上海最有名而时髦的园林。说它“时髦”,就是它不同于传统的园林,甚至超越了园林的概念,足以称之为“游乐场”了。 园内所植奇花异草,几乎都是从海外运来的。每当花季,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宅屋两侧有幽静的小道,道旁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美不胜收。除了这些传统园林的内容之外,园内还有弹子房、点膳铺、抛球场、茶座、照相馆、旅馆等。其中最大最高的房子叫按垲地,洋楼形式,中间平坦,四周有楼,上下可容千余人。楼之东北有望楼,拾级登楼可览上海全景。若逢春秋假日,游人如织。 张园是上海最早向社会开放的私家花园旧址,曾经是晚清至民国初期重要文化盛事的聚点。蔡元培、孙中山等一批历史名人曾在此举办演说等活动。此外,园内饭馆、会场等场所均可租用,也曾举办过博览会、演唱会、演杂技、放烟火等近代新的娱乐活动。繁华之至,有点像伦敦的海德公园。 作为上海近代海派园林的典范,张园历经一时繁华,抵不过后来崛起的大世界、哈同花园,难免沧桑。如今的张园,晾衣竹竿、晒太阳拉家常的人、窗台的植藤花草才是弄堂里的主角。独栋别墅,斑驳的旧时光,每一处转角,都有着精巧的外挑阳台和木制的百页窗,西式花纹与细腻精致的中式窗楣遥相呼应。现代世界的嘈杂统统被关在弄外,茂北幽静而美好,历史传承的厚重感与五光十色的时尚感在此处和谐相处。 最早建造、全市最大的新里 南京西路1025弄的静安别墅,始建于1926年,是当年在静安区域内最早建造、全市最大的一条新式里弄,拥有新里住宅200幢。前几年,陆新参与了静安别墅的环境整治,他时常会来这里逛一逛,感受这里的人文风情。 而在上世纪20年代,新式里弄住宅可是稀罕事物。它是从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演变出一种新的住宅类型,可以适应独住需求。新里住宅在平面开间上更多样化,以单开间联列居多数。设计讲究使用功能划分明确,有起居室、卧室、浴室、厨房等。楼梯坡度改为缓和,通风采光均有改善,煤、卫设备齐全。 静安别墅曾是潮州会馆基地,并有马厩,为英国人养马场所。1928年由开发商张澹如投资建造,1932年竣工。孔祥熙在1942年购得大部分静安别墅产业,后委托美商中国营业公司经租,曾居住过蔡元培、孔祥熙、于右任、郑小秋等知名人士。 经过几十年的变迁,静安别墅褪去了当年的浮华。这里一楼每户都有个十来平方的天井,抬头望天时,仍会看到保留完好的墙面浮雕、西式小阳台、黑色铸铁窗棂,楼与楼之间宽敞的公共空间绿意葱茏,这些正是咖啡馆、画廊等的理想生活场景。作为老上海新式里弄住宅的代表,纵然年华老去,静安别墅的独特风韵与别样风情仍吸引不少影视作品取景,就连电影《色戒》也曾在此取景。 沪上时尚文化新地标 在茂北,还有一个文化、颜值、时尚感齐飞的高咖新地标——丰盛里。2019年的上海购物节上公布了首批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吴江路——张园——丰盛里地区便作为静安区夜间经济的代表之一名列其中。而如今“集聚区”的作用则发挥得更加明显,太古汇的活动推陈出新、敢混会嗲;吴江路步行街在一番整修后,重又焕发出新的活力,绚丽的“绮光小径”为上海市中心的夜生活再添一抹惊艳的亮色。而另一端的丰盛里则更是在红墙褐瓦的石库门建筑群里,打造出了年轻人夜间休闲娱乐的重要“地标”之一。说起这座商业综合体,陆新可是如数家珍。 丰盛里位于南京西路历史风貌区内,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这三个字可能并不陌生,石库门建筑群融汇了东西方建筑风格,也是上海旧市里弄的一张名片。复建后,按照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特色重新打造,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具有鲜明的海派文化特征。因此在项目命名时,就选择沿用了“丰盛里”这一名称——既体现历史文化的延续,又蕴含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 丰盛里是“大张园”片区最先入市的项目,历史积淀下的丰盛里尽管紧邻南京西路精华地段,但走入其间却别有洞天——身在闹市中,而无车马喧。 如今,丰盛里摇身一变,成了聚有中西美食、音乐Live House、跨界潮牌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它由10栋石库门风格的建筑组成,按照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特色重新打造,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在南京西路商圈充满现代感的建筑群里,一眼就能认出它。 做居民身边的“好邻居” 在都市里弄中做一个成功的“夜市”必须要先做一个“好邻居”。夜间璀璨的灯光、酒吧的音乐,乃至餐饮业态必然会产生的油烟,自然多多少少会对仅仅几步之遥外的静安别墅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陆新带领团队想了很多办法,对商圈布局进行人性化设计,让市民游客的生活更惬意的同时,也让整个“夜经济”变得越来越丰富且可控。 好在,这一片市中心里难能可贵的风貌保护区让不少品牌方“怦然心动”。海内外享誉盛名的鹅岛精酿啤酒(Goose Island)把大陆首店开在了这里,知名品牌的“坐镇”带来了很好的延伸效果,中西美食、酒吧潮牌等等的涌入,让丰盛里的“调性”逐步定了下来。白天这里是南京西路商圈白领解决午餐、休闲逛街的好去处;到了晚上,又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好好享受一把浓浓的小资情怀。 与南京西路现存的现代化零售物业项目相比,“小而美”的丰盛里更有特色的是历史沉积下来的极富人文情怀的文化形象,但作为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以及南京西路后街群的重要一员,“常换常新”依然是作为综合商业体的丰盛里一直以来所坚持的。 因此,即使是天天以轨交12号线作为通勤路线的白领,隔三差五也总能在这里收获惊喜:配合不同的节日假期,点亮“丰盛里”的装饰布景各不相同;灯光的掩映下,与一线大牌合作的“艺术墙”更有味道;同时,还有海内外各大品牌快闪店等快闪活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丰盛里的印象。 “再好的商业项目,没有新意的话,生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上海张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新告诉记者,在经营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通过引入专业团队的辅助,帮助管理方、经营者在更好地融入人文氛围之余,提升产品、品牌的丰富度,与周边的商业项目实现更好的差异联动,助力申城夜色更浓、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