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变了人们许多习惯,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用酒精湿巾消毒已成自然。近年中国湿巾市场增长迅猛。尼尔森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湿巾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41%。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市场上90%的湿巾含有塑料。 无纺布是湿巾的主要组成成分,而涤纶纤维(PET,也是塑料瓶的主要材质)是生产无纺布的主要原料。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湿巾产品成分多标注为“无纺布”等原因,绝大多数公众并不知道湿巾含塑。 除了涤纶纤维,可生物降解的粘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也是湿巾的原料之一。目前市面上主流湿巾产品为30%粘胶纤维+70%涤纶纤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2021年4月发布的《湿巾物质代谢模拟及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市场上湿巾中的用塑量约41万吨,是同年不可降解快递胶带(按聚丙烯用量统计)的5.1倍,是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按聚丙烯用量统计)的4.6倍。 由此可见,湿巾用塑量比快递胶带和塑料吸管都多,但关注程度远低于后两者。欧盟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指令中已将“含塑湿巾”列为管控对象。 湿巾又属于高环境泄露产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张宇婷介绍,废弃湿巾产品有18.9%的概率直接泄露进入自然环境中(其余进入市政环卫体系,分别进入焚烧厂与垃圾填埋场)。与之相比,大部分的PET塑料瓶能够进入到回收体系或者市政处理体系,直接泄露进入环境的比例低。 泄露在陆地上或者被填埋的湿巾,因为常年无法降解,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除此之外,湿巾中的涤纶纤维泄露进入自然环境后经过不断崩解,最终将变成微塑料纤维和微塑料,危害生态体系。漂浮在水中的微塑料可能被水产生物摄入,进入到食物链中,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由于公共卫生等需求,湿巾在未来还将会增长,尤其在医疗美容领域。因此推动湿巾减塑应提上议程,比如使用可降解材料,由于目前棉纤维成本较高,粘胶纤维也可做替代材料。 在欧美市场,100%可生物降解的湿巾已逐渐获得消费者青睐,近两年来,中国一些本土品牌如Babycare也开始推出100%可生物降解湿巾。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赛得利可持续发展副总裁孙剑认为,“湿巾使用趋势不可扭转,需要寻找对环境友好的方案。目前市面上的湿巾成分只标注到‘无纺布’这一层,建议将湿巾的纤维成分标注出来,让消费者知情后再选择。”(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