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子初升高开始,一直到他考上大学,我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地。那种担心是从儿子的一次逃夜开始的。儿子初升高后,我为儿子房间大扫除,发现被遮挡的窗帘下部竟然千疮百孔,“惨不忍睹”。不知是被刀子戳的还是剪刀剪的,破坏得褴褛不堪。 我的心猛然一紧,突然明白了儿子初三那一晚彻夜不归的原因了。 也是六月天,过了晚饭时间儿子还没回家。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都有手机可以追踪、有微信群可以联系。我傻等到很晚了才去学校寻找,学校已铁将军把门,我顿时像掐了头的苍蝇团团乱转。班主任说儿子是正常放学回家的,一起离校的同学说,到了我家楼下才分手的。我去儿子平时可能会去的附近的游戏房、网吧寻找,都是徒然。我把儿子离校到家楼下却没有上楼的过程在脑海里像过电影一般过了又过,把儿子昨晚和今早离家的举动细细理了一遍,理不出任何头绪。我确定儿子失踪了。 去警署报案。警方说一有消息马上联系我。如果做了什么坏事被拘留什么的,警署内部网络立即会有通知的。我黯然神伤而归,想到了各种意外,越想越毛骨悚然。所有亲戚都在我家,无不焦头烂额。时间在痛苦的等待中一分一秒过去,绑架、撕票这样的字眼跳进我的脑海,期盼电话铃声响起,却又怕响起。我经受着失独的煎熬。 第二天一早,我便去叩拘留所的门,寄希望儿子干一二件坏事被拘留了。所长很有经验地说,孩子逃夜不一定逃学,等到上学时间,孩子很有可能去学校。果然,上学时间刚过,儿子突然出现在校门口! 阳光下,终于见到失踪了一夜的儿子,复杂的心情无法描述。姐姐一把抱住他失声痛哭。阳光把我从黑暗的深渊中拽了出来,我居然见不得阳光,也不敢走近去,生怕一惊动儿子就像哈利波特那样瞬间消失。无论他考试考得怎么样,无论他读书读得好不好都不重要了,只要回家就好。此话在我心里说过无数遍,儿子回家了,我却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一直到儿子考取大学后,我才了解到那一晚的真相:仅仅因为一次课堂测验成绩不理想,他便不敢回家,饿着肚子一路无目的地坐着公交到了他不认识的地方,在一家咖吧里坐了通宵。提起窗帘的事,儿子说,你们不是常说,考取一个好的高中等于进了一所好的大学吗?初升高的关键时刻,他半夜看书看不进了,就用剪刀狂剪窗帘。 我不禁感慨万千!现在的孩子,每天比大人睡得晚,比大人起得早,承受着比大人更沉更重的压力。压力之下何止成绩上不去,更会扭曲孩子的性格。他(她)们一路疲惫而又义无反顾地奔向那条通往“天堂”的独木桥。一旦失足落水,不是被水淹死或鳄鱼吃掉,而是自己把自己往水里摁死的。我家邻居就发生过让人痛惜的事:他家孩子因未考取大学,在自家宝马车里告别了这个世界。 自逃夜事件后,我不再以成绩论好坏,作业也让孩子自己选择做还是不做。儿子高三的时候还写起了网络小说。我没有责备他,我认为这是孩子化解自身压力的一种方法。幸运的是,儿子考上了大学,后又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我在为儿子骄傲的同时,又感叹他为此做了多大的努力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指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质,而不仅仅是检查作业、查看分数、没收游戏。孩子突然消失了,或者剪的不是窗帘而是自己的身体,父母还会为分数纠结吗?分数仅仅是成绩的一个标尺,却成了定义孩子人生价值的魔咒。这个魔咒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破除。而父母要做的是陪伴孩子、开导孩子,化解孩子的压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益友比良师更重要!有一位妈妈是自学成才的高官,她女儿历来以妈妈为傲,一直都是优等生,因没有跨过高考这一坎。从此一蹶不振,闭户不出。那位妈妈说,现在的孩子要多脆弱就有多脆弱,他对女儿不再有任何要求,只要她不患上自闭症就好。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很多,即使有幸成为“天之骄子”,经受不住任何挫折打击而发生令人扼腕的事也不在少数。 人的一生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珍惜这三分之一的时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才是最重要的。 (程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