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码头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讲话精神,按照市委总体要求,按照新区“四高战略”部署,以体现“进步指数”为重要抓手,有序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上半年,在街道全体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调研工作收集问题532条,已解决491条,问题解决率91%,收集建议36条,形成调研课题10个,其中7个已经完成课题报告初稿。 一、党建引领“四力建设”初显成效 组织力有效果。全面筑牢党建工作基石,贯彻落实“1+2”(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行政党组)体制建设,完善行政党组、社区党委组织架构和运行制度,共召开行政党组会议5次,会诊疑难问题,商议联勤联动事项,形成务实有效的解决举措,切实解决疑难问题;召开社区党委会议2次,共同商议社区事务,取得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工作实效。 影响力有项目。打造共享组织生活模式,选取辖区内8个有特色、有内容、有项目的单位,打造“初心使命教育基地”并设计制作基地“小红书”,提升区域组织参与区域互动的频次、深度、质量。打造资源服务共享平台,推动2.0版“绿动码头”4个子项目落地,推动近300个微心愿认领工作。 融合力有资源。推进基层党建站点与“家门口”互融互通,健全“1+4+27+X”(街道党工委+4个片区+27个居民区党组织+X个园区、楼宇)党建服务阵地系统,重点打造中建二局、数字产业园2个园区及楼宇党建服务站,建设党员仪式教育室(区)。 凝聚力有口碑。组织人大代表围绕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活动、视察、学习、培训、执法检查等22次。开展2期“爱心暑托班”。采集退役军人信息2415条,发放、悬挂“光荣人家”荣誉牌2270块,落实双拥(优抚)之家各项制度措施,积极推进“关爱功臣”活动。与浦东中学联合开展“思华年·寻红色芳华”南码头统战人士口述码头史工作。 二、监督执纪切实落地见效 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在配合区委巡察组对居民区党组织全面开展巡察的基础上,街道坚持刀刃向内,对街道城运中心联合党支部和城运中心开展了监督检查。 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进一步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对权力运行节点的每一项权责进行精细化分工和管理,重新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控制度。对13家直属企业、民非组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5000万以下区级财力项目南码头路街道旧小区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开展审价和审计工作。 三、大民生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 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整合“三个实有”人口信息平台、社会救助、残联、计生等条线数据,建立公共服务大数据库,着重点、线、面、体“15分钟服务圈”的布局。长者照护之家正式开业运行,六里文化中心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全力推进。 突出简便快捷,做实服务载体。聚焦“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深度压缩办公空间,推动养老、物业、就业三大类服务项目落实。为27个居民区配备事务事项办理“五件套”(打印机、摄像头、读卡器、高拍仪、扫码枪),实现远程视频帮办功能,目前可远程帮办的事项已达203项,远程办结事项63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一网通办”办事效率。 立足重点领域,深化服务内容。进一步做强为老服务品牌,做实为老服务一体化平台,努力做到一张地图全知道、一个顾问全指导。彰显“南风韵”文化品牌,实现南码头历史陈列馆日常开放,依托专业机构提升百姓健身房的服务水平,按需配送“家门口”文化、体育、科普活动,打造“一居一品”特色亮点。以“五个一”举措推动“家门口”就业,提供“一站式、定点制、菜单型、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新增就业岗位45个。办理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会、计生、残联等各项业务总计6336人次。 四、社区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立街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辖区内侵犯人身权利案件环比下降32.34%,同比下降45.08%。 做好重要节点稳控工作。抓好重点区域安全守护,强化对人员密集场所值守布控。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 深化公共安全建设。有条不紊推进“码头门神”课题工作。积极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入户宣传工作。推进老旧小区技防改造,启动充电桩一期改造项目。开展居民家庭入户燃气补贴整改工作、更新老旧居民区楼道灭火器材,对新桥居民区16幢老旧居民楼楼道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开展建筑施工领域、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专项治理。抓好食品安全、汛期安全等工作。 五、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持续提升“智慧社区”建设成效。强化对运维单位的运行保障约束,推进智慧社区流程化管理形成流程闭环。依托“智慧大脑”,提升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效率和主动发现率。共处置热线、网格、浦东e家园等各类工单32043件,网格结案率99.83%,及时率99.21%,先行发现率54.25%。 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街道范围5座垃圾分类小压站形成全覆盖;27个居民区86个居住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涉及40979居民户,覆盖率为95.1%,改建完成166个垃圾分类厢房;12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全力推进“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共计拆除违法建筑80处,面积11938.72平方米。完善“无违建先进街镇”台账工作,“无违建先进居村”创建率达到100%。 全力攻坚市容环境顽疾。做到月月有整治,共计完成夜排挡整治6次,渣土类专项执法6次,查处市容类案件116起,取缔店外出摊175处,流动摊点289处,规范车辆停放1120处,清理乱堆乱放151处。 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品质。完成临沂公园局部优化、东三里桥路绿化特色街区提升、临沂片门头改造3个项目施工,推进南码头路(东方路-浦东南路段)拆违补绿等5个项目施工。推进美丽家园、美丽街区“两美”建设工作,加块推进临沂八村一、银河小区等老旧住宅小区修缮改造工程,推进临沂路—东三里桥路—东方路“美丽街区”建设。 六、安商稳商力度进一步加大 引进企业35家,吸引内资投资46092万元,外资1594万美元。 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强化“一网通办”服务,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数据共享平台、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单位1387家,走访企业200余家。完善由商会、街道企业服务办、世博经济发展中心南码头经济发展分中心“三驾马车”构成的服务企业联动运作机制。社区党、工、青、妇及相关单位,对口开展政企互动、帮扶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服务工作网络。 凝聚企业发展力量。健全商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商会内部运作,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完善商会、个私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自我服务机制,进一步发挥行业商会暨石油协会商会作用,实现400多家会员单位的服务专业化和资源集聚化。 街道下半年14项重点工作 一、市容环境。弥补市容环境管理短板,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联勤联动队伍管理,变运动式管理为长效管理,进一步提升街道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二、垃圾分类。8月底完成全市达标工作,争取全市示范创建。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方法;加强指导,协调解决居民区收运困难;居民区要强化与物业、业委会的联系,打好垃圾分类工作持久战。 三、五违四必。街道要创成“无违建街道”、27个居民区创成“无违建村居”。工作要细致,做到心底有数,有的放矢;要主动出击,勇于攻击克难,打好五违四必收关战。 四、文明社区创建。思想上高度重视,紧密联系环境整治、五违四必等各项重要工作,确保文明社区创建成功。 五、安全感满意度。确保底线安全;树立“安全工作尽责就是免责”的意识。 六、民生满意度。继续注重工作细节,保持民生满意度测评的领先地位。 七、城运中心管理。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联勤联动;居民区增强主动发现率;优化工作队伍的激励机制。 八、“家门口”提质增能。要指导各居民区充分利用好“五件套”;要与“大调研”工作要紧密结合,倾听居民的心声,增强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九、安商稳商。要主动沟通,掌握信息,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十、养老一体化。加强养老一体化体系建设,做好“家门口”的养老便利店,针对深度城市化地区嵌入式养老来解决辖区养老资源的不足。 十一、智慧社区。要深度思考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模式创新与模块增加,不断为社区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模块;要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不断学习并应用到工作中。 十二、园林街镇创建。做好绿色管理,把基础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地完成;深化绿色治理,通过“绿色+治理”的方式,提升整个社区的管理品质、水平;优化绿色邻里工作,做好群众绿化;讲好绿色道理。 十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要严格按照新区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十四、巡察工作。街道及各居民区要高度重视、紧密配合新区开展巡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