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绿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三代人亲历港口巨变

我出生在黄浦江畔,一家三代都是港口人,外祖父、母亲和我都工作在上海港,我们对港口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的命运与港口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我们家的变化中,折射出上海港的巨大变化,折射出祖国的巨大变化。

外祖父是上海港木材装卸公司的一名装卸工人,当时的港口完全是人挑肩扛进行货物装卸,机械化水平很低,装卸工人工作环境艰苦,体力消耗量大,地位低下且常常出安全事故。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外祖父很早就驼背了,五十几岁就头发花白。外祖父走在摇摇晃晃的弦梯上,背上压着沉重的货物,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有时外祖父下班晚了一些,外祖母就会很担心,一直在门口等到他回来才放下心。从外祖父的身上,我看到了港口工作的艰辛和港口发展的缓慢。

母亲是“老三届”,1968年进入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工作。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工作很繁忙,有时中午回来吃饭的时候,脸上还有黑黑的煤炭灰,一会儿听她说是参加干部劳动,一会儿是百人大会战,年纪轻轻的母亲挥起大铁锹,抄起煤炭来不输给任何男子汉。母亲这一代人把他们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港口事业,港口正是在这一代人的努力奉献中逐步向前发展。

港口的改革和发展,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搬进了新公房,添置了新的电视机、录音机,还装上了电话,生活环境有了改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从外祖父身上我产生了对码头工作的惧怕,从母亲身上我看到了港口发展的希望。曾经发誓再也不会到港口工作的我,在毕业后,充满着对建设港口的向往、对港口明天的美丽憧憬,毅然决定选择了建设港口的工作岗位。

1988年,上海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经营体制的改革,每个装卸公司实行经理责任制,装卸费率也实行了灵活的包干制,各公司的三产经营也开始了新的尝试。每个职工的收益有了明显改善,港口工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我跟在有经验的老师傅身后,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调动到港务局业务处工作后,眼界更开阔,繁忙的外贸进出口航线,不断拓展的美亚、欧洲航线,迅速发展起来的集装箱运输,不断递增的装卸吞吐量,所有的这些,令人目不暇接,信心百倍,我为上海港的日益繁忙而自豪,我为有这样的工作和学习机会而高兴。

上海港从2006年开始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至2010年年集装箱吞吐量上升为世界第一。现在上海港已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主枢纽港,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建成,标志着上海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大港之列。上海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我们新一代的港口人正信心百倍地为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添砖加瓦。

我很有幸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上海港的发展,港口的发展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以港兴,港为城用,港口的快速崛起,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发展取得进步的一个缩影,从我们家三代人的亲身经历中,看到了港口不同时期的状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是港口建设的参与着、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从心底里感叹,港口在发展,祖国在前进,我要讴歌祖国讴歌党!  (龙馥 沈玲艳)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码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