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高校时有发生硕博生被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学们说起被骗的经过也让人着实心疼。 1、冒充网购客服退款类诈骗。被骗同学自述:“平日里我肯定不会相信这种套路,但那天正在做实验,我为了快速解决问题就没来得及思考,结果被骗了。” 案例回顾:博士生小邹在做实验时接到自称淘宝店客服的退款电话,对方称小邹购买的洗面奶质量有问题可申请退款,需添加售后客服的QQ号进行理赔。添加QQ后,售后客服发给小邹一个二维码,要求小邹扫描并填写个人及银行卡信息。填写完毕后客服又以小邹填写的内容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为由,要求小邹下载翼支付、微博借钱2个网贷APP进行注册并清除其中的个人信息。小邹在对方引导下,从2个APP借款5万余元并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在发现转给对方的钱不会再还回来后,小邹意识到被骗。 2、冒充网贷注销账户类诈骗。被骗同学自述:“为了写论文熬了几个大夜,接到电话时精神有点恍惚,一听到影响个人征信把我吓一激灵,连忙按照对方提示注销网贷账户,根本没想到核实对方身份。” 案例回顾:博士生小昭在实验室接到自称“360借条”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昭曾于17年开通过360借条账户,目前国家禁止学生网贷,现小昭必须注销网贷账户,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由于对方报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小昭信以为真,按照电话提示添加了注销专员的QQ号,注销专员称小昭在微博借钱平台也有账户,需要一起注销。于是小昭在对方的引导下,下载并注册了2个贷款平台,从中借款5万余元,转至所谓的中国银监会账户(其实是骗子的个人账户),后经朋友提醒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网购客服主动联系退款,请移步购物平台找官方客服核实。电话自称网贷平台要求注销账户、清空额度的都是诈骗。一切电话、微信里和你谈钱的陌生人都可能是骗子。 (平安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