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七彩南码头”建设工作已全面有序恢复,南码头路街道2020年度各居民区的自治金项目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自治金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由居民自己“说了算”,将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通过成立自治金团队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来解决社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今年,居民区自治金项目通过创新评审形式、充分运用“三会”制度、拓展项目内容,进一步引导居民深入参与社会治理。街道27个居民区共有43个项目通过立项评审并实施,其中有38个延续性项目,5个新申请项目。 悉心指导 规范运作 在自治金项目的立项和实施阶段,街道自治办、南码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第三方社会组织联手进行全程陪伴式跟进,并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 年初,街道自治办、南码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第三方社会组织一起对各居民区申报的自治金项目进行预审,从设计思路、预算结构、行动方案、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通过预审的项目由立项评审专家组进行线上评审,社区治理方面的专家老师对各项目逐一评审,重点针对项目方案的居民需求适配性、功能设计创造性、经费使用实效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今年的项目除了往年绿化、为老服务、亲子、邻里关系、垃圾分类推广等传统内容外,有28个项目加入了公共卫生、“公筷公勺”宣传推广的新内容,通过创新开展线上打卡等新颖的活动形式,在保障健康安全的基础上带动居民的参与。 居民自治 百花齐放 各居民区的自治金项目都在有声有色地开展,通过运用“三会制度”集民智、汇民意,充分体现居民自治的本质,确保项目开展的规范化和实效性。让我们选取一些精彩的片段来欣赏吧。 公筷公勺 广而告之 六里四居民区“最美系列”自治金项目组于在6月开展了“一筷一勺见文明”主题推广活动。项目负责人向在场的居民详细介绍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更应该将文明用餐的习惯推广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志愿者们向来往居民分发便利贴和公筷公勺,家长和小朋们们纷纷在便利贴上签字承诺并粘贴到宣誓墙上,争做公筷公勺的倡导者。 胶南居民区“一览芳华”自治金项目开展了“公勺公筷从我做起”推广讲座及交流活动,项目组负责人向大家解读使用公勺公筷的重要性。通过互相交流探讨,项目组成员进一步加深了“公勺公筷从我做起”的理念和作用,大家表示今后要在楼道和朋友中推广这一行为,养成文明用餐的卫生习惯。 植绿护绿 美化环境 港机居民区“花开港机”自治金项目组定期对小区的绿化进行维护,志愿者分工协作,一部分人除草,一部分人翻土,齐心协力把绿化整治一新。尽管今年夏天气温很高,每个人工作都很辛苦,但大家心里都是热乎的,为小区的护绿工作添砖加瓦,让小区的绿地更整洁美丽。 临沂六村“村暖花开”自治金项目组的志愿者们在居民区党总支带领下,定期对小区绿化带进行维护保养。志愿者们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有的翻土,有的种栽,有的培土,有的浇水,尽管在酷暑期间,每人都干得汗流浃背,蚊虫叮咬都无法顾及,但大家为打造绿色文明社区的干劲始终不变。 科普宣传 知识分享 东三居民区“多园式美丽家园”自治金项目组举办一场绿化科普分享会,邀请了小区的园艺达人夏老师来与居民朋友们分享一些花草种植的小窍门。讲座上,夏老师分别从植物认知、植物修剪、植物浇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进行科普。通过此次的绿化科普分享会,居民们认识到科学养护修剪的重要性,并表示会将学习到的绿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六里二居民区“绿韵营造社2.0”自治金项目组在6月份开展了“环保宣传暨电子废弃物专项回收兑换”活动。活动现场,居民们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排队来把家中废旧电子产品兑换日用品,既能为环保助力,又能得到一些小礼品,居民们非常开心。项目志愿者还教会居民扫描二维码关注“绿色上海”、“垃圾去哪儿了”公众号。 亲子互动 快乐时光 六里五居民区“科普悦动空间”自治金项目组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开展了亲子绿植种植活动。团队成员们聚集在一起种植绿植,扮靓小区公共空间。有位小志愿者为妈妈亲自种下了向日葵,她表示因为妈妈喜欢向日葵,它代表着积极向上、阳光、勇往直前,所以她想让这颗亲手种的向日葵见证着自己的成长。 沂南居民区“缤纷沂南”自治金项目组组织社区的小朋友在暑期里开展了公勺公筷宣讲活动,不仅以问答互动的方式向小朋友宣传了使用公勺公筷的意义,还通过生动活动活泼的情景剧表演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此次活动以社区小朋友带动整个家庭,有效推广宣传了公勺公筷的使用。 非遗传承 人文关怀 东盛居民区“和合聚”自治金项目组在8月开展了一次老年人传统剪纸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老人们进行了折纸、描字,描边,裁剪等操作,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融洽。此次活动既丰富了社区老人的娱乐生活,拉进了彼此的距离,也使大家感受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临沂八村(一)居民区“幸福八一”自治金项目组在1月份举办了“幸福来敲门,相约邻居里”庆腊八节活动。当天,志愿者们熬好了一锅锅新鲜的腊八粥,分发给现场的老人们,讨一份吉利,祈一年平安。自治金项目组的阿姨们还带着一碗碗粥前去慰问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们,给他们送去节日里的温暖。 守正创新 砥砺前行 自治金项目的开展能有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我们听听自治金项目相关各方的所思所悟。 吴祎(街道自治办主任) 各居民自治项目要充分利用“三会制度”发挥聚民智、解民愁、汇民生的作用,将“三会”打造成发扬民主决策、开展居民自治、化解居民矛盾的重要工作手段,民主沟通、激发自治的有效平台,化解居民矛盾、赢得居民口碑的良方妙法。以自治金项目为切入点,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长效自治模式,从而为构建“七彩南码头”打下坚实基础! 李娜(南码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 南码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继续把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群众,服务社区发展作为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耕共治土壤,厚植项目运作,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自治共治。 唐佳赢(六里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自治金项目由居民做主角,形成自治良性循环。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吸引了各方自治共治力量,大家本着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共同协商解决矛盾,逐步形成社区自治共治的良性循环,促进居民区大家庭越来越融洽。 邵兰芳(街道志愿者协会会长、临沂七村“暖心园”自治金项目负责人) 我会带领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好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功能,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将工作做到细致、做到实质,希望我们的自治金项目可以为更多的老人提供服务,让他们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体会到社会带来的温暖和关爱,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 黄阿姨(东三居民区居民) 居委的自治金项目让我们的小区绿化和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居民们都觉得很满意。 陈老伯(东盛居民区居民) 东盛的“和合聚”项目,让我们老人有了一个休息和聚会的空间,看书、读报、聊天,老年生活也变得不再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