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绿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老歌故事

深情地《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

前段时间,笔者收到了南京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音乐文学学会名誉主席,南京市音乐家协会顾问、我国著名歌词作家卢咏椿先生,今晨突发心梗,于6点多不幸逝世,享年78岁。笔者曾于前年8月初在南京参加歌词研讨会期间与卢老师有过一叙,不想从此永别。

卢咏椿是谁?大多数读者都不认识他。但而今都已成为爷爷奶奶的我们,绝不会忘记在小学时代每逢清明扫墓时集体高唱的歌曲——《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

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墓前来了红领巾,举手行队礼,献上花圈表表情。想起当年风雨夜,山岗上铁镣响叮叮,不是你们洒鲜血,哪有今天的好光景,我们是红色的接班人,不怕山高路不平,我们要踏着烈士的脚印,永远奋勇向前进……

卢咏椿就是这首在校园中广泛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歌曲词作者。而这首歌的传唱,还有一段感人的小故事。

在1963年清明节之夕,当时卢咏椿所在的南京秦淮区六角井小学准备组织学生们在清明节时去雨花台烈士陵园扫墓。学校的老师们都知道卢咏椿是喜欢写诗的,就请他写一首怀念烈士的诗歌,扫墓时在烈士墓前朗诵。卢咏椿受大家的重托,怀着对烈士的无限崇敬,深情地创作了这首《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的诗歌。在扫墓的当天,同学们朗诵了这首词句简单却琅琅上口、文字浅近却意义深远的纪念诗。

事后,学校的老师们都感到这首诗写得很好,如果能唱起来就更好了。大家建议卢咏椿把歌词邮寄到中国音乐家协会去,听听专家们的意见。

一年后,在1964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卢咏椿路过一个缝纫补织店时,听到店里的收音机中正在教唱着一首歌曲,而所唱的歌词正是自己创作的《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

原来,卢咏椿寄给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这首诗歌,被我国的著名作曲家、当时在中央乐团的刘庄老师相中后谱了曲并交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64年清明节来临之前,在《星星火炬》节目中首播和教唱了这首歌曲。《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歌曲》及中国唱片社也都同时刊发或选用了这首歌曲,一日之间,这首《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歌曲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1964年中央有关部门将此歌定为全国少年儿童清明纪念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歌曲,继而该曲又被收入全国小学音乐课本。2006年,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出版社又重新出版了这首歌曲,历经岁月检验,《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愈发显示出生命力和光彩。

卢咏椿曾回忆道:“那些年我住在中华门附近,一车车去扫墓的孩子们经过我面前,他们全都在唱着这首歌。”不过,在那个不提倡个人主义的时代,即便作品唱得这么红,卢咏椿依然如常地在小学中教着书。不过他也拿到了100多块钱稿费,那时的工资才30多块,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惊喜了吧。而更让卢咏椿感慨的是,40多年后,他跟团出游,同行游客提议唱首歌,竟然选唱了这首《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车上的一大半老人都会跟着唱,但他们却不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就坐在最后排的车位上。

(孔鸿声)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码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