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邻居王淳尽心尽力照顾我患病的哥哥,让身在异国的我们安心又感激……”近日,一封来自大洋彼岸饱含深情谢意的感谢信被寄到南码头路街道领导手中,为我们揭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 高龄老人“落脚”临沂二村 今年初,浦三路12弄4号19楼迁入一位77岁的老党员范庆成。范老先生的爱人现在护理院靠鼻饲维持生命,每个月昂贵的护理费用使得范老先生不得不卖掉自己的住房,搬入位于临沂二村的妹妹范静芬家中。而范静芬夫妇和范老先生唯一的女儿又居住在海外,如此一来,他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独居老人”。 同住19层的王淳是临沂二村的党员志愿者、业委会副主任,在他所任职的浦东游泳馆还担任区域化党建联络员。自从范庆成迁入以来,王淳就格外照顾这位高龄独居老人。一是出自对党员同志的关爱,二是源自对邻居老人的关心。 挺身而出,助老无微不至 疫情下的平静生活突起风波,9月下旬,有感不适的范庆成老人在王淳的陪同下,来到浦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后被诊断为肠癌。家人因为疫情无法回国,独居老人范庆成如何渡过这个难关,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我来照顾你!”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决定,王淳开始肩负起照顾老人治病和生活的所有重担。他陪同老人到浦东仁济医院住院治疗,后因病床紧张,转到浦西仁济医院并和主治医生沟通,确定手术方案。 手术被安排在9月30日进行,术后就是最考验人的护理阶段。整整八天国庆长假,王淳按照医院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开始“住进”病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是他陪护在范庆成的病床旁边,在躺椅上渡过了担心又难熬的几天几夜。在此期间,王淳每天向老人远在海外的亲人发送微信,将老人的情况告知对方,以抚慰她们紧张焦虑的心情。 结束国庆长假后,王淳每天一早先从家赶到医院,再回到单位上班,风雨无阻。等到老人出院了,他联系护理工、安排钟点工、制定健康食谱、买菜做饭送餐……就这样日复一日,王淳白天忙工作,早晚照顾老人,事无巨细,贴心周到。党员践行,彰显社区温度 如今,范庆成老人的身体逐渐好转,临沂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也前去探望慰问,让老人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问候。 “远亲不如近邻,关键时刻应该帮帮忙!”谈到对范庆成老人的帮助和照顾,王淳觉得“理所当然”。年近60岁即将退休的王淳一直是党员中的模范榜样,在单位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在社区党员志愿活动中冲锋陷阵,尤其是疫情突发时期便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我们街道为养老事业尽心尽力,作为一名社区党员,我做这些是应该的,我们大家一起来体现社区温暖、城市温度。”王淳如是说。 (吴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