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中探寻着民族解放救亡图存的道路,在嘉兴南湖上划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船”。 回眸百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救国兴国富国强国,跨过一道道沟坎,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铸就彪炳史册的历史丰碑。 今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真诚地为党的生日祝福! 从1921年到1949年,我们的党用了28年时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后的72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到富起来、再走到强起来。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正迈步继续奋勇前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展望中华山河,祖国在发展,上海浦江东岸的南码头社区也在蓬勃发展。从“南仓渡”到“南码头”,上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慈善家杨斯盛与黄炎培共同创办了浦东中学,公茂机器厂迁至白莲泾,民族资本家杨俊生开办了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印尼侨商黄宗孝、黄江泉合资创办了远东最大的中国酒精厂……这片土地凝结着实业救国的缩影、近代教育的先驱、民族工业先声。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南码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到家园复兴建设之中,民族工业历经蜕变,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中华造船厂、上海溶剂厂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得到飞速发展。1986年正式成立的南码头路街道,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开始了历史性的发展。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再次给了南码头旧貌换新颜的发展机遇:老公房小区平改坡综合整新、高层住宅整新、非成套住房改善、景观道路改造。在这次高难度的“世博改造”过程中,南码头百姓们所表现出为国甘于奉献的精神,留下了一篇篇动人故事,也为南码头增添了一处处灿烂耀眼的精彩。 党的十九大以来,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党的建设、社区管理、为民服务等方面不断筑牢根基、务实创新,着力将这片拥有4.2平方公里、11万常住人口的老城区,打造成婀娜多姿、瞩目靓丽的“七彩南码头”!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南码头人的齐心努力下,“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上海市园林街镇”“上海市禁毒示范社区”“上海市文明社区”……诸多荣誉喜收囊中。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为了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人类文明进程,直面挑战,胸怀天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百年恰是芳华,立志千秋伟业。南码头人必将勇立潮头,劈波奋进,在时代大浪中继续奏响码头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