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限时完成十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是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调研市政府实事项目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注重贴近市民需求,注重调动各方资源,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实事项目的托底性、普惠性、导向性、协同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普遍关心的“急、难、愁”问题,切实起到补短板、惠民生、促转型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共安全治理是超大型城市面临的一道难题。“微信警务室”是上海警民联动的新探索。应勇来到虹口区欧阳路派出所北郊社区警务室,责任区民警介绍说,通过“微信警务室”可及时获取线索,消除群租、消防等安全隐患,实现群防群治。目前全市这样的微信警务室已达5500个。应勇说,要依托“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推动政府部门工作流程革命性再造,实现“互联网+警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创新,更好地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