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武钢 在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前夕,欧阳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欧阳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携手18个居民区,汇集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家家乐社工师事务所、爱易青年服务社等社区社会组织力量,动员组织多支居民文化活动团队与志愿者团队,以“虹阳人家话中秋”“虹阳人家话环保”“虹阳人家话参与”“虹阳人家话服务”“虹阳人家话治理”为五大主题板块,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邮电、蒋家桥、虹仪、欧三等居民区共同开展系列活动,开启了“虹阳人家”楼组从居民自治进阶为全面建设的新篇章。 “虹阳人家”是欧阳路街道打造的社区居民楼组自治项目,旨在以“虹阳人家”自治楼组为主体,把基层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推送到居民家门口。各个居委会选出社区里最具特色的楼组,鼓励居民自治,组成“虹阳人家”。这些自治楼组通过开展帮困帮老、志愿服务、文体团建等系列活动,重构一个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熟人社区”。 虹阳人家 话 参 与 欧阳路街道第12次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街道各个居民区针对推选出的新一任居民小组长开展“居民小组长责任与担当”专项活动,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为居民小组长代表颁发证书,宣读《居民小组长责任书》,明确居民小组长的责任与担当,督促居民小组长树立良好的责任感,积极为民服务。同时,邀请优秀的小组长现身说法,并开展“我为社区/楼组献一计”互动环节,踊跃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虹阳人家 话 中 秋 临近中秋佳节,通过开展DIY月饼、古诗词猜谜、书法绘画等活动,让居民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传承传统文化的习俗礼仪,楼组居民在共享美食与书画作品之时团圆共聚,促进邻里温情。 在邮电新村61号蔡阿婆家,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温馨的场面:欧阳书画协会秘书长沈其昌和夫人杨焱磊冒着大雨特地赶来为居民现场作画,楼道内老老少少欢聚一堂,先是观赏沈其昌夫妇的作品,随后在邮电居委党总支书记喻菊萍和楼组长娄芸的张罗下,坐在一起品尝自制鲜肉月饼,气氛其乐融融。 而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王荣妹老师正在为社区居民传授自制鲜肉月饼的选料、制作、烘烤等要点和步骤。看见自己动手做的鲜肉月饼新鲜出炉,居民们都拍手称快。 虹阳人家 话 服 务 邮电新村61号楼组最近有了新名称——“连心桥”,这是楼内居民集体讨论的结果,意在以楼组居民自治,推进楼内多民族居民心连心,架起邻里之间的和睦桥梁。记者发现,粉刷一新的墙上,楼组全家福、自治公约、书画墨宝、花卉绿植……焕然一新的“连心桥”凝聚了楼组居民的心意,也引来了周边楼组的羡慕。 居民小尤和小陈两位青年每次遇到楼组大扫除或活动都会积极参加,恰逢工作日也会请假。他俩都觉得,看到这些老年邻居积极参与楼道自治真的很感动,青年人更应该在楼组自治和社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连心桥”的建设不仅串联起了本楼道的邻里情,还将以点带面,系紧楼组与社区的纽带,把居民自治的理念传播到社区中去。 如今,楼组自治将邻里关系从“相认、相知”发展升级为“相助、相融”。为弘扬“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借着为北郊居民区的张静珠老人庆生的契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日托所老人及居民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等一同庆贺,来自北郊、大三、欧四、模范等居民区的多支社区居民文化团队奉上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 虹阳人家 话 环 保 环保是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由社会组织“爱易青年”的专业老师为居民开设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推广垃圾分类理念,传授“变废为宝”手工艺品制作;由居民达人与“爱绿”居民一起欣赏优秀绿植作品,分享绿植栽种养护心得,营造居民自主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欧阳、美丽欧阳的浓厚氛围。 刚退休不久的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退休后一下子感觉空落落的,通过听讲座,我的退休生活渐渐丰富起来了,养养花种种草,既美化了家里环境又有利于身心健康。” 居民李阿婆表示,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后,就要开始付之行动,先动员全家从自身做起,逐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虹阳人家 话 治 理 社区治理需要充分倾听民心民意,也要习成更规范有效的治理方式。 为此,街道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一方面,对街道所属18个居委开展基层社会治理调研,了解欧阳社区治理的情况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开放空间组织优秀年轻居委干部就《居民议事会,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这一主题,围绕居民自治议事平台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启发优秀居委干部对社区治理展开思考,深入探讨一些社会治理问题存在的前因后果,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欧阳路街道今后社区治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模式化规范化的样本。 (自治办提供部分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