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随着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一时间人们纷纷抢购医用酒精、84消毒液等,在家中自行消毒,却也无形中埋下了安全隐患。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不受特殊管控的消毒产品,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同时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如果使用储存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中毒、灼伤等安全事故。 ●酒精浓度越高越好? 要达到杀死99.99%细菌的效果,酒精含量通常必须达到60%以上;浓度达到75%-80%,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杀死绝大多数细菌和包膜病毒。 75%的乙醇是常用的浓度,作为医用酒精在医院系统中广泛使用,在科研实验室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场合,75%的乙醇也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但高浓度酒精(95%)消毒杀菌效果,反而不及稀酒精(70-75%浓度最佳)。因此,75%的酒精是更理想的选择。 ●酒精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用?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envelope),因此可被酒精杀灭。酒精作用并破坏其脂质分子包膜从而可以迅速杀灭病毒。因此酒精可以用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消杀用途。 ●酒精可用于空气消杀吗? 乙醇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的消毒剂,一般场合均可用。鉴于酒精消杀依赖于高浓度,因此,只能用于体外的消杀。比如,手部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居家消毒,可用三份纯酒精加一份水配置成75%浓度的酒精做为基础的擦手液。用这种擦手液搓手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细菌和包膜病毒,或通过喷洒或擦拭来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 目前,按照WHO、CDC以及我国相关部门的建议,首先建议肥皂+流水洗手。在缺乏洗手材料或环境下,并且手部没有明显污物污染时,再使用酒精擦手液。同时,酒精为基础的消毒液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通过喷洒或者擦拭来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电梯按钮、手机、电脑,还包括照顾患者或与患者和疑似患者密切接触时使用的餐饮用具等物体表面。 但是,酒精不用于空气消杀和其他用途。有些人用酒精喷雾来消毒室内空气,这种做法缺乏依据,达不到消杀的效果。而且空气中高浓度的乙醇的聚集,极易产生燃烧现象,造成火灾。因此,不建议在家中对空气喷洒乙醇进行消杀。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陶勇、副研究员 林白雪) 【小贴士】 居家使用酒精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用酒精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2、家中不宜大量囤积酒精: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可购买小瓶装的酒精,以够用为宜,不要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3、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家中剩下的酒精,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等热源环境中,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阴凉处,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4、注意室内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