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武 钢 通讯员 王义明 今年4月,在虹口区老旧公房加装电梯工程(以下简称“加梯”)祥德路274弄26、27号开工仪式上,区委副书记洪流与居民代表共同为“欧阳路街道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地图”揭幕,旨在以挂图作战方式,将加梯这项关乎民生的重点工作善作善成、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及时呼应老旧公房居民对加梯的迫切需求。欧阳路351弄8号楼的居民们闻讯后羡慕之极,真心希望8号楼也能早日装上电梯。 如今,欧阳路351弄8号楼(以下简称8号楼)居民们这一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6月27日晚上7时许,8号楼召开了楼组全体业主会议,一致通过委托业委会与加梯公司签订加梯工程合同。8号楼居民们兴奋异常,奔走相告。“多亏了我们楼里的好党员施建国、沈俊,是他俩为大家做了一件大好事!”8号楼居民们翘起大拇指乐呵呵地说道。 电梯早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保护范围,加梯工作并非居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一旦在使用中发生闪失,不仅关系到居民能否使用电梯的问题,还可能发生严重伤害居民生命的安全事故。同时,加梯过程的大部分费用都由居民自己分摊,需要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这是加梯过程中的两大难点。按照有关加梯规定,8号楼有加梯需求的楼组居民自行发起,向业委会提出加梯申请。对居民来说,加梯工作是一项既陌生又繁琐的工作,8号楼加梯工作起步时困难重重,不太顺利。 就在8号楼居民一筹莫展时,楼组里退休居民党员施建国和在职居民党员沈俊克服各种困难,主动请缨为大家解忧。 加梯工作都会面对两件大事,一是建造合格安全的“电梯井”、挑选安装一部安全、保质、性价比较高的电梯;二是合理分摊费用。 老施对建筑承包施工较在行,小沈人脉较广,一老一少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他们分头联系相关单位,及时相互沟通信息,反复分析、商量和探讨,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了解和掌握了安装电梯的种类、参数、性能和价格等情况。在业委会、街道协助下,他俩与加梯公司进行多次商谈,在维护居民切身利益、确保居民安全使用电梯的前提下,共同推动加梯工作稳步开展。 按照相关政策,加梯是由居民自行申请加装,电梯日常运营由居民自行管理,在电梯使用中发生突发事故所产生的一切费用都将由楼组业主自行承担。 加梯是关系到楼组每户居民的大事。为此,小沈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四处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与老施商量对策。老施在“8号楼电梯群”里呼吁“本楼加梯项目是本楼所有业主自己的事情,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各尽所能,出谋划策。今后所有在加梯项目中发生的事情都将由我们所有业主商量决定。” 老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本着“业主自治”的原则,主动积极与居民沟通和商谈,倾听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他说每户业主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一旦同意就要支付加装费和使用费的,他还是反复强调要用沟通商量的办法来化解在加梯过程中出现的分歧,使大家在相对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氛围中推进实施加装电梯工程。 8号楼二楼的独居老人费老伯因患脑梗致残,行走都非常困难,甭提上下楼了。但费老伯经济上很拮据,他说:“我同意安装电梯,但没钱啊。”老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与小沈商量解决办法。小沈上门询问费老伯是否办理过残疾证,因为国家对残疾人士有专门照顾和补助政策。得知老费还没有办证,小沈急忙带着费老伯与居委、街道残联、鉴定医院等相关部门联系,积极为老费办理残疾证而奔波。楼组长郝阿姨感慨道:“小沈多次用轿车接送老费体检和办理残疾证手续。”费老伯谈及此事时激动地说:“这小青年真好啊,他已经为我办证跑了多次,残疾证现正在办理过程中,我好感动……” 为了楼组加梯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老施和小沈所花费的心思和精力远远不止这些。他们一直保持着与业委会、街道、加梯公司和居民的联系和沟通。按照上级要求,他们充分依靠和发挥全体业主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带领大家向“把好事办好”的目标前行,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每家每户。 欧阳路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参与”,克服加梯工程中的难点、堵点、政策盲点问题,整合多方资源,尤其是充分调动居民区“三驾马车”和加装电梯相关专业组织力量,争取能装尽装,让更多社区百姓更有获得感。 8号楼加梯工作的有序进行,正是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楼组自治新模式的成功实践。 签订加梯合同,只是加梯工程和使用电梯整个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而老施小沈两人已经想得更多更远,特别是在电梯建成使用中的自治管理问题,他们胸中怀揣着一个更美好的愿望:“想通过加梯这件事,加强楼组居民间的沟通和联系,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人人爱护楼组的良好风尚,让文明楼组更上一层楼。”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楼组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只有在全体业主和居民共建共管共同努力下,欧阳路351弄8号楼组居民的明天生活将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