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武 钢 胡立夫,1932年11月出生在浙江镇海,十几岁就来上海学生意、挣钱养家糊口。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胡立夫响应国家号召于1951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被派往徐州坦克学校学习。1952年,他在河南商丘参加新兵集训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独立第二团。“1952年10月1日,坦克独立第二团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国庆阅兵式,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胡老伯兴奋地说道。阅兵式结束后,坦克独立第二团便开赴抗美援朝战场。 当时,胡立夫是坦克独立第二团一连二排105号坦克的无线电通讯员。令胡老伯非常自豪的是,坦克独立第二团随志愿军大兵团作战,参与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攻打座首洞南山阵地和金城阵地战。 1953年6月上旬,坦克独立第二团接到配合志愿军其他军团攻打敌军座首洞南山阵地的命令。座首洞南山形如十字架,故称为十字架山,它被南朝鲜军队称为“模范阵地”,由号称“京畿堡垒”的李伪军第8师第21团固守。“我们二排105坦克战士个个群情激昂,决心要打好这一仗,保证做到坦克‘开得动、叫得应、打得准’,彻底摧毁敌人碉堡和各个火力点,确保步兵顺利占领敌人阵地。”谈起那场战役,胡老伯有点激动。 1953年6月11日,一连的坦克车长们悄悄地上前沿观察地形,明确攻击目标及坦克行驶线路。车长们发现敌军山上阵地工事坚固复杂,坑道形成战术体系,明碉暗堡林立,要夺取这样的阵地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是无论困难多大,只准打赢,不准失手。”连长下了命令。当晚,一连坦克全部伪装好后拉开距离向十字架山进发,经过一个多小时行程,终于到达了距离十字架山敌人阵地1000米左右的地方。这时,坦克全部熄灯低速爬山,由于崎岖山路漆黑一片,驾驶员只好紧盯着车长用烟蒂火光指挥小心缓行,直到顺利进入预先指定的掩体位待命。 12日凌晨坦克手们早早起来,将坦克再伪装好,并清除掉影响观察和射击的障碍物。接着,按攻击目标准备射击的数据,记上每个目标在炮塔刻度和高低机上的读数,以保证晚上射击时准确无误。 晚上9点,电台里准时传来急袭命令,装填手将已放在炮膛口的榴弹一下子推进膛里,炮手一按电按钮,一发发炮弹准确无误地打中目标,直到彻底摧毁敌方碉堡工事。 胡立夫和驾驶员忙着将炮弹箱上已擦好的榴弹一发发递给装填手,五发炮弹后第一个最主要的目标被摧毁了。这时坦克里瓦斯弥漫,视线模糊起来,炮塔上的电扇无法将废气排出,驾驶员就启动发动机,用飞轮风扇排烟。105号坦克又先后摧毁了左右两个碉堡、两条盖沟。此时,火力急袭的我军各种坦克炮、榴弹炮、火炮、野战炮、喀秋莎火箭炮把十字架山轰得浓烟滚滚、一片火海。随着我军炮火向敌军纵深延伸,埋伏在十字架山下面的步兵在一片“杀”声中冲上了敌人阵地山头,迅速突破并占领了敌人前沿阵地。“我们坦克兵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胡老伯高兴地说。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后一次战役,有力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1953年7月13日至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在第24军配合下,对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军4个师固守的阵地实施战略强攻。经过15天的激烈交战,志愿军突破了敌人宽达25公里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40多平方公里,最终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当时,我们志愿军吃亏在没有空军,只能用炮兵反击美韩空军的狂轰滥炸。为了给予敌军以精准打击,我们坦克悄悄开到离敌军阵地1500米内,这是坦克的最佳射程,可以百发百中。”胡老伯乐呵呵地说。 13日晚上9点总部一声令下,参与金城战役的所有山炮、野战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炮“万炮齐发”,“坦克团的任务就是把敌军的碉堡、盖沟等所有火力点彻底摧毁,让步兵能够顺利冲上去围歼敌军。”聊起那场战役,胡老伯眉飞色舞。 由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胡立夫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三等功,他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银质军功章。 1954年10月回国后,胡立夫分别在徐州航空学校、长春第二航空学校空中射击科(大专)学习。 1956年6月复员回上海,胡立夫被分配到上海中国第一铅笔厂工作。后来,他到虹口区舟山路小学当班主任。1964年,又被保送至上海师范学院政教培训班进修半年,结业后被分配到虹口区飞虹中学任班主任兼政治教师。在飞虹中学,他勤勤恳恳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1973年,因表现突出,胡立夫光荣地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飞虹中学校长和教导主任都是我的入党介绍人。”胡老伯笑言。 胡老伯感慨道:“上海解放时,老板都逃走了,但我没有跑;1951年我刚满师,每月有工资,但党号召青年工人参军,我立马报名参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也没有告诉父母。因为那时我就相信共产党,跟党走。我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和一名人民教师,我更加感恩共产党。” 胡老伯说,在他的人生成长道路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对他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而雷锋的格言:“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更是激励着胡老在各个岗位上和退休后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