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特色里弄 积善里,位于山阴路340弄1-31号,1926年建造的典型石库门里弄,砖木结构。上海曾拥有非常多的石库门建筑,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相当一批石库门建筑被拆除。但是,积善里可不是普通的石库门建筑,它每个门头上都有不同的祝福词语,这在整个上海石库门建筑中是比较少见的,值得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前去一探。 见证变迁的旧式里弄 吉祥路塘里,其房屋主要建造于1912-1936年间,原始设计没有卫生设备,居民生活不便,每天都要拎马桶。去年开始,塘里纳入了虹口区房屋征收范围,陈旧不便的生活即将成为过去式,恭喜居民的同时,也是见证了我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最新改造的美丽家园 天宝西路231弄、241弄属于大西小区,是1949年-1986年间建造的多层住宅小区。由于年代较长,小区楼内设施已陈旧老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2020年起,小区开始了开始美丽家园建设,老化的小区房屋和设施迎来了翻新改造,美好生活让人更充满期待了。 老亦能行的售后公房 属于祥德新苑的祥德路274弄27号,是1996年建造的多层住宅楼。随着居民老龄化的加剧,住在高层的老人出行日渐不便。经过努力,该楼房于2020年起开始电梯加装工程,现已完工,为老人出行提供便利。我们的社会老亦能行,老有所依。 人间烟火的林立店铺 祥德路114号,总层高三层,一楼沿街面作为非居住营业用房,各式各样的店铺在此营业。由于处在老百姓居住的密集地区,徜若是在早晨或傍晚来到此处,叫卖声、还价声,一片人间烟火展现在眼前,今天的晚饭,也在这里买点吧。 旧貌换新颜的新公房 山阴路303弄所在位置是上海沦陷时期日本军人的宿舍和马厩。解放后,原址于上世纪50年代改建为二层砖木结构新公房。经历了它第一次旧貌换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这批房屋已显出陈旧感,相信随着上海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这里还会再次旧貌换新颜。 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 山阴路274弄始建于1930年,弄内沿街住宅为砖木结构、坡屋顶。透过门前的小花园,外墙使用青、红两种砖块,立面搭配欧古典柱式设计,有着充满老上海感觉,同时,还带有一丝欧式古典建筑的魅力,体现着上海所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气度。 见证历史的苏式公房 建设新村里的欧阳路378弄1-32号属于苏式建筑,上世纪50年代以苏式建筑为模板兴建,作为上海机关干部的家属宿舍。3-4层砖木结构,后经加层后现房屋为5-6层,但仍然保留了当时苏式建筑的样貌。这些建筑作为新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漫步楼宇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定格过去的时光隧道 祥德路谭家桥48号,1937-1948年间建造,砖混结构,可称为上海旧式里弄的代表作。由于建筑年代较长,居住在里面的居民生活已与周围小区凸显出了代差,时间仿佛停留在过去年代。穿过谭家桥,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两边人家的生活犹如一幅历史生活画卷,描绘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日常。 历史积淀的独立洋房 山阴路275弄1号-4号,1912年-1936年间建造的独立洋房,花园也比较大,因具有历史特色且保存较为完好被评为优秀历史建筑。洋房周边有着高耸的围墙,使之与弄堂其他房子隔离,显得神秘而又森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