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最大非成套旧住房改造项目签约生效,创历史之最

彭三五期签约率首日达96%878户居民将圆新居梦

居民赠送锦旗,并为项目成功生效点赞
项目集中签约现场
向居民讲解改造政策和方案
彭三四期“拆落地”实景
居民观看签约进度表

记者 侯传婷 整理报道

8月28日,是彭浦新村街道彭三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正式集中签约的第一天。下午,彭三小区人声鼎沸,许多居民在签约完成之后都围在居民签约进度表前数着签约户数。随着居民的陆续签约,项目签约率当天就达到了96%,这标志着彭三五期旧住房改造项目正式生效,这是继今年3月份彭三四期居民顺利回搬后的又一件大喜事。878户居民苦等多年的新居梦终于踏出了关键一步,圆梦之路正式启程。

该项目的正式生效,意味着彭三五期旧住房改造项目创下了两项“之最”。首先它是全市迄今为止最大的非成套改造项目,共拆除11幢非成套旧住房、涉及居民878户;其次首日集中签约当天即达到了96%以上的高签约率,创全市之最。

老公房居住条件日趋恶化

彭三小区是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多层老公房。这些房屋面积狭小、阴暗潮湿、设施破损老化,2至3户居民合用厨卫,有些甚至1层10户居民共用一个厕所,属于非成套的住宅小区。部分房间常年晒不到太阳,每逢大雨天,住在5层顶楼的居民屋顶经常渗水,住在底楼的居民则因小区地势低洼、下水道堵塞而经常遭遇家里水漫金山的困境。由于管道漏水,平时上个卫生间都要打伞,邻里之间煤卫合用,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今年随着3月份彭三四期居民正式回搬新居,彭三五期居民对实施“拆落地”成套改造的呼声更加强烈,彭三五期第一轮意愿征询工作同意改造率为99.3%。

为了充分做好这次旧改工作,保证居民的利益,街道旧改办先是通过走家串户对每户居民的房型、面积、承租人、户口和家庭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排摸。随后根据排摸出的详细数据对居民一对一进行安置方案的设计。在此过程中,相关委办局和街道站在居民的角度上反复修改设计稿10余次,力求设计出令老百姓满意的方案。

在正式签约之前,旧改办召开了10余场居民动员会,向居民详细讲解政策依据、改造范围、安置方案、补贴标准、奖励标准等相关改造方案信息。同时,通知居民前来看房型图纸,工作人员为居民耐心讲解新居的楼号、楼层、房型、面积等信息。旧改办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所有阶段和方案进行公示,做到每家每户电话通知并签字确认,保证居民对这次旧住房改造心里有数,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改造后每户面积略有增加

据了解,彭三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将拆除11幢非成套房屋,建筑面积27560平方米,新建7幢带电梯高层,项目共涉及居民878户。改造后每户将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新增面积2平方米左右,共用的厨卫将变成每户独用,新房将增加阳台,配备电梯和地下停车库,居民可以按照公有房屋出售政策将租赁公房变为售后产权房,将大大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五期“拆落地”项目会在今年底启动,建设周期为两到三年,直接安置的居民年底前就可以搬进新房。

78岁的吴忠义老伯是之前彭三四期回搬的居民,已经乔迁新居的他听闻这次彭三五期启动签约,主动要求来当志愿者。作为党员的他,一直在说:“如今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了,政府帮老百姓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彭三五期居民陈奇浩家中有91岁、95岁的两位高龄老人,外出过渡十分困难。他曾想要直接安置,但在得知并无对应的房型可入住后,他依然积极配合街道旧改办工作,早早就签了约,“政府已经为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即使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不能拖签约的后腿。”

据了解,下一步,街道将攻坚克难,进一步做通剩余未签约居民的思想工作,对过渡确实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帮助,想方设法化解居民家庭内部矛盾,尽可能提升签约率,努力做成全市旧住房非成套改造工作的新典范。

今年是彭浦新村建村60周年,彭三五期项目的生效是对彭浦新村这块土地与彭浦人最好的献礼。彭浦新村是上海有名的老工人新村,街道从2005年3月启动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目前已改造完成51幢公房,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919户。在完成彭三小区五期老房改造后,街道辖区内最后一个需要改造的小区——彭一小区,涉及2000多户居民,也将实行“拆落地”改造。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