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幸福彭浦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捏面塑、吹糖人、绘糖画25组家庭走近非遗文化

小朋友们学习制作中国结
正在绘制糖画的小朋友

近日,由彭浦新村街道妇女联合会主办,上海颂鼎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承办的“幸福家庭同乐园—公益启晨”项目“走进非遗文化 领略人文魅力”嘉年华在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举办,辖区内25组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是“幸福家庭同乐园”项目2018年的年终总结活动,工作人员带领现场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一起回忆了今年参加过的每一个活动,走过的每一个足迹。随后,街道妇联主席陈晓霞发布了2019年“幸福家庭同乐园”项目计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新一代上海人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此次嘉年华活动旨在让亲子家庭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并发扬民族文化,同时让家长们共同忆起童年的幸福时光。

活动现场,共展示了面塑、中国结、剪纸、糖画、吹糖人五种非遗文化。面塑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他们凭借各色面泥、一把小剪刀、一块巴掌大的塑料板、两把刻刀以及一把塑料小梳子,在手中捏、搓、揉、掀,用竹木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随后,再给人物披上发饰和衣裳,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就出炉啦!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小朋友们用一根丝线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编织出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品。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样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具有认知、教育、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小朋友们在剪纸老师的传授下剪裁出自己的生肖,老师也应小朋友的要求为他们裁剪了自身的剪影。糖画是一种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孩子们在绘制糖画造型时,用小汤勺舀起已经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来回浇铸,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图案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并粘上竹签。吹糖人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引得孩子们纷纷前来围观。家长们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用牙膏皮换取吹糖人的轶事,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动下吹出了自己的小糖人。

体验完毕非遗文化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进行嘉年华抽奖活动,每位小朋友都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奖品。孩子和家长们都希望2019年的“幸福家庭同乐园”活动能更加丰富多彩,能让孩子和家长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

“幸福家庭同乐园—公益启晨”项目以辖区内孩子年龄在6至14周岁的亲子家庭为对象,通过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丰富家庭的业余生活,引导孩子与家长之间和睦、快乐相处,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相理解。同时,通过该项目让孩子参与到公益中来,逐步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长大为社会做出贡献。

(党群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