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天鹰系统”让老百姓消费更放心

市场所工作人员检查餐饮店

经过两年的大力度、全覆盖的整治与疏导,彭浦新村街道无证无照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高压态势下,至今仍保持着全社区“零回潮”。现阶段,彭浦新村街道再接再厉,在辖区内引入智能化“天鹰系统”,进一步全面提升社区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能力,保障社区食品安全。

天鹰系统是在各餐饮企业、食堂的后厨安装监控设施,采集的信息实时传入街道全要素平台,并将数据引入街道网格中心,实时监控,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以及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规范和处理,将各种可能引起的食品安全的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重点单位重点防范。能让监管者的眼睛擦得更亮,监管者的腿跑得更快,食品安全的伞撑得更满。

彭浦新村属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旧工人社区,出于历史原因,餐饮业呈现业态低、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从业者素质相对较低。在引进“天鹰系统”的过程中,市场监管所着力对餐饮经营者开展引导帮扶,聘请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以及法律法规的宣讲,以此从“提高监管手段”和“提高餐饮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双管齐下,力求从源头上提升社区的整体食品安全水平。

随着彭浦新村街道“天鹰系统”的普及安装与监控,彭浦新村街道网格巡查员、市场所监管干部与市场监管所长室的“三级联动”,餐饮商户逐渐迈入智能监督与管理。

“蜀大侠”,是一家靠着网络营销迅速蹿红的重庆老火锅店,在宏慧新汇园商圈“一炮而红”,人称网红店。曾凭借口口相传的网红菜“鲜鸭血”“花千骨”闻名于火锅界。也正是因为网红菜的超高点击率,“鲜鸭血”曾经历过一次“疑似食品安全事件”。

2017年秋天,有投诉举报称有顾客食用火锅后身体不适,怀疑“鲜鸭血”有质量问题。彭浦新村市场所执法人员接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检查,发现“鲜鸭血”实际为散装鸭血,来路不明并欠缺相关的检验合格证明,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执法人员现场责令商户立即下架停止售卖网菜“鲜鸭血”。

“蜀大侠”率先安装并使用了智能的“天鹰系统”,经过学习和培训,商家提升了食品安全意识,承诺食品安全不留死角,规范经营场所管理与人员操作,积极落实食品安全追溯到位。如今的“鲜鸭血”进货渠道安全可控,市民可放心食用。

位于汾西路上的一家“象山海鲜”店已在彭浦新村经营了10多年。随着餐饮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象山海鲜”的生意业绩不断下滑。久而久之,餐饮经营进入“恶性循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即使厨房间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店老板冒着被重罚的风险违法经营,也不愿意重新装修。

彭浦新村市场所多次上门督促整改,该商户因经营违法生食水产品曾被彭浦新村市场所处罚10万元,后来通过安装“天鹰系统”对该商户进行法律法规宣讲和实时重点监控,在法律的震慑下倒逼他进行整改。原先脏乱差的“象山海鲜”通过自身管理与多方监督,已走向合法合规经营之路。该店如今不仅引进了知名的品牌“稻香村”,而且厨房间进行了重新装修、严控食品原料进货,做好每日的食品安全追溯,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每天排长队,生意好到订不到位,现在“稻香村”(原“象山海鲜”)作为规范经营的餐饮户得到大众与监管方的一致认可。

彭浦新村市场监管所在各方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将进一步深化辖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打造“彭浦模式2.0”,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从“有人管、管得住”向“综合管、管得好”迈进,从“管得严、管得全”向“管得细、管到底”兼顾,保证社区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彭浦新村市场监督管理所)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