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佳玲 整理报道 2015年起,彭浦新村街道就开始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15年当年成功推动10个居民区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投放。截至去年底,彭浦新村街道67个小区完成了整区域垃圾分类的实效全覆盖,规定时间段值班督导分类指导投放街道全覆盖工作达到89.3%。彭浦新村的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好的成效,是因为背后有一群人,一个强大的团队。本期将请出临汾路1515弄居委会主任张爱娣,社区讲师、社区值班督导员吴菊琴和爱芬环保项目负责人朱金芳,请她们将成功经验向大家分享。 成立三支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 当好示范员督导员宣传员 临汾路1515弄居委会主任张爱娣介绍,2017年小区开始筹备垃圾分类工作。经过多次培训以及实地走访了解其他小区的成功经验后,居委会干部逐渐理清思路。“我们召开楼组长、居民代表等会议,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并招募志愿者。”张爱娣说,党员带头率先参与起来,由党支部委员作为核心工作小组的成员,做好志愿者组织工作、值班轮岗、台账和资金管理等具体事务。由物业公司负责垃圾厢房等设施的日常管理,尤其考虑到垃圾分类志愿者365天要站在垃圾厢房边,风吹日晒。“大家就商量把现有的垃圾厢房进行改建,隔出一个2-3平米的空间作为志愿者的工作区域,这也为日后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万事开头难。临汾路1515弄居民区以动迁户和外来人员居多,且老龄化程度高,超过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50%。他们在生活习惯上还存在一些老观念、老做法。所以如何改变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习惯,这成为了居委会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时遇到的首要问题。 吴菊琴是居民区的一位“老牌”志愿者了,参加志愿服务已有十九年。听到垃圾分类工作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吴菊琴二话不说,立刻就去报名,成了一名值班督导员。督导员具体做些什么呢?“工作内容可不少”吴菊琴告诉记者,每天早晚督导员都会站在垃圾厢房旁边站岗,不仅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还要为正确分类的居民进行绿色账户加分。 “去年我还成了咱们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团的讲师!”吴菊琴现在每周的行程都很紧凑,除了做好志愿者服务,还要定期给志愿者们培训。据了解,彭浦新村街道组建了三支垃圾分类的志愿者队伍,当好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手把手指导居民正确分类。 “吴老师,居民们配合吗?”面对这个问题,吴菊琴丝毫没有回避。“起初居民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尤其年轻人上班压力大,不愿意花时间对垃圾进行分类。那我们志愿者就帮他们分拣,教他们分类,不断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慢慢地很多人的想法就有了转变。”吴菊琴坦言,一开始她的家里人都不理解不支持她的志愿者工作。“他们觉得分拣垃圾很辛苦,但是时间久了,他们也明白过来了,现在家人都非常支持,认为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甚至连我五岁的小外孙女也知道,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吴菊琴感慨,前期的宣传工作都是值得的。 定时定点定类重宣传重实效 探索垃圾分类工作的“彭浦模式” 垃圾分类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除了做好扎实的群众基础,街道也积极寻求专业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城市垃圾分类的公益机构,在静安区的杨波大厦创建垃圾分类的“杨波模式”,颇受赞誉。成立至今,爱芬环保已在上海市静安区、普陀区、闵行区的273个小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街道和爱芬环保合作,探索出了“一体六则”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 一体管理体系指的是三支志愿者队伍——社区值班督导团队、志愿者巡查走访团队、垃圾分类宣传讲师团队,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工作制度。社区值班督导队成员955人、志愿者巡查走访队成员6人、垃圾分类宣传讲师队成员8人,大家分工明确。这些志愿者都来自小区楼组长、党员代表和积极分子。而六则说的是六项原则:定时定点(在每个小区指定志愿者站在垃圾厢房旁边定时值班);定类(严格按“四分类”标准分类);重宣传(从上到下宣传培训+后端参访,垃圾分类宣传讲师会定时到小区给居民讲垃圾分类的知识;重实效(最终落实到每个居民自主参与分类);有账可查(各类垃圾桶数台账+两网融合台账+自查台账);督查(街道巡查走访团队对各小区的自查自纠)。 在此基础上,街道仍在加强探索并提升垃圾分类成效。一方面,街道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培训与活动激发分类热情。2018年彭浦新村街道分批次组织居委会干部和居民代表参加了12次“垃圾去哪里”活动,参观老港填埋基地,嘉定伟翔电子废弃物处理场,了解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全过程;开展了彭浦新村保洁员关爱计划培训,进入校园展开环保课程,举办67场绿色账户兑换活动。另一方面,街道加强合作共建,深化分类工作。三泉路1015弄居民区党总支与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行政党支部以及彭浦新村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党支部签署了关于生活垃圾分类三方结对党建共建协议。三方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责任机制共建等手段,致力于将三泉路1015弄居民区打造成静安区生活垃圾和建筑分类示范点。该举措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化发展为核心的党建网络,努力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新格局。 另外,为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街道在辖区内增设垃圾分类点位、并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银都一村设置了“别扔了”可回收驿站,可以回收旧手机、旧衣物、报纸等物品,换取的积分可以直接通过设备换取琳琅满目的物品,大大降低了楼道堆物的情况。目前这种智能回收箱在彭浦新村街道共有四台,分别位于银都一村、平顺小区、共康四村以及闻喜路935弄小区内。 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效果如何?爱芬环保项目负责人朱金芳介绍,在实际推广运作中其实有很多新的发现和认识。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提升个人素质并且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彭浦新村街道有一个2016年开盘的新式商品房小区,名叫闻喜华庭,根据我们的以往经验,小区房龄短,年轻人多,邻里之间不熟悉,会很难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但没想到推行得很成功。在和居委干部共同深入调研和研究下,我们利用成立业委会的契机,每家每户都来参会的机会开展培训,普及相关知识,还招募到了10多位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他们中有一半都是70后80后的年轻人,现在这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依然保持得很好。” 今年将改善一批垃圾厢房 继续提高居民参与率 不一样的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肯定有所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点。为什么临汾路1515弄垃圾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高效的进展?临汾路1515弄居委会主任张爱娣说:“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得出了两大经验。一是发挥四驾马车作用,党建引领、居委指导、业委会协同、物业保障。二是做好志愿者激励和培训工作。不仅要指导志愿者如何正确垃圾分类,在团队管理出现问题时及时开会讨论,快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志愿者我们时刻要保持关心,尤其在他们被居民指责时劝解他们,家中遇到困难帮助他们,召开联欢会激励和表彰先进分子,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垃圾分类工作就跟爬山一样,前方总是会遇见一些困难。临汾路1515弄主任张爱娣告诉记者,居民区的垃圾分类主要遇见两大难题,一是居民参与率还有待提高,二是垃圾厢房设施还不能满足垃圾分类的需求。 彭浦新村三支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里,其中有一支就是宣讲队,宣讲队工作人员会定期到各个居民区组织垃圾分类活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活动现场让居民分垃圾、也会插入一些垃圾分类小游戏。据了解,今年彭浦新村会大力改善垃圾厢房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好的扔垃圾的环境,为志愿者提供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值班室。近日,设计师正在依据彭浦新村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垃圾厢房示意图。 彭浦新村市容所所长说:“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彭浦新村各个居委会的力量、1107名志愿者的无私付出,才是彭浦新村垃圾分类前进的源动力。” 2019年,彭浦新村街道不仅会巩固提升团队的专业性,提高居民参与率,改善垃圾厢房硬件设施,提高社区减量率,也会在企事业单位、学校、沿街商铺探索以试点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社区、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整个区域的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为上海市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做出贡献。 延伸报道 垃圾变“黄金”绿色积分换礼物 街道举办2019年首次绿色账户线下兑换活动 近日,彭浦新村2019年度第一次垃圾分类账户线下兑换活动在4个居委会、9个小区内开展。据悉,此次兑换活动覆盖8784户居民,总计2224人次参与了此次兑换,共消纳积分486万分,分类账户参与率达到25.31%,消纳积分率达到43.28%。 为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此次兑换活动中,临汾路1515弄居委会干部做足了前期宣传工作,让每一户居民都知晓线下兑换活动。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精心绘制了黑板报,让居民充分了解积分兑换的规则。在黑板报上,居民可以看到兑换清单,有毛巾、牙膏、洗发水、香皂等日常用品。除了文字版的兑换清单,共康四村一居委还准备了实物展示,让居民更直观地看到礼品的真容。而临汾路1244弄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给大家提供优质的兑换体验,活动现场还有志愿者一对一辅导。志愿者们用专业和耐心,解答居民对积分兑换规则的疑问,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一致努力下,此次兑换活动吸引了大批居民参与。兑换日当天清晨,临汾路1515弄的兑换现场排起了长队。初春的小雨,丝毫没有浇灭居民的兑换热情。共康四村一居委门前,居民们打着伞、排着队,冒雨参加绿色账户兑换活动。彭五小区绿色账户兑换现场,人气十分火爆。居民们自觉排队兑换,现场井然有序,一片和谐。兑换到心仪的物件后,居民们喜笑颜开。可别小瞧这些积分,这都是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换取的,每一个礼品,背后都有他们的努力。 垃圾分类难吗?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每个人都养成习惯,这件事也就没那么难了。 目前,彭浦新村2019年垃圾分类第一次绿色账户兑换活动已经告一段落。此次兑换活动人气空前高涨,最多一场有700多人参与,有3场活动持续到了中午。垃圾分类志愿者还自发在分类现场设立了咨询点,解答居民有关垃圾分类和投放的具体问题,更好地宣传和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绿化和市容管理所) 2000盆郁金香送给最美的志愿者 3月27日上午,由彭浦新村街道和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举办的“鲜花送给美丽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在东茭泾公园举行,旨在答谢最美志愿者。 活动现场,区绿化管理中心、彭浦新村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以及爱芬环保的工作人员将垃圾分类宣传册分发给志愿者,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随后,工作人员将2000盆美丽的郁金香盆花送到美丽的志愿者手中,以此感谢志愿者们为“美丽家园”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自2015年彭浦新村街道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以来,许多居民自愿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列中。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这些志愿者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垃圾厢房边指导居民正确地投放垃圾,收拾散落在外的垃圾,认真做好绿色账户扫码工作。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用实际行动将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理念深入到居民心中。他们坚守在第一线,将垃圾分类的种子洒播在居民心中。目前,彭浦新村街道33个居委会,67个小区,总共登记在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有1107人。 2018年全年,街道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扫码值守达115413人次,累计值守时长达84862小时,覆盖彭浦新村所有小区。正是有了这些爱心奉献的志愿者,彭浦新村才得以实现居民区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和分类实效全覆盖,才得以实现全年湿垃圾减量6480吨。 郁金香的花语有很多,其中包括以下两个,荣誉的皇冠和永恒的祝福。彭浦新村的志愿者们为垃圾分类工作付出了很多,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他们应该获得“荣誉的皇冠”,更应该得到“永恒的祝福”,郁金香是对他们工作的礼赞。 志愿者们还将继续在辖区内做好垃圾分类理念宣传,不断提升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减量和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以家庭带动楼组,以楼组带动社区,推动彭浦新村向绿色低碳环保的新高度迈进。 (绿化和市容管理所) 运用人工智能知识研发“垃圾分类APP” 彭浦实验小学少儿探究性学习出实效 3月21日下午,静安区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区教育局德育室联合在彭浦实验小学举办“小手自创垃圾分类APP,家校共育环保新风尚”主题活动,向全区小学介绍、推广该校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课程知识,自主设计研发“垃圾分类APP”知识应用软件的创新做法。 说起在学生中开展研发“垃圾分类APP”活动的原因,彭浦实验小学校长王春华告诉记者,为响应团市委、市绿化市容局、市青联、市红领巾理事会等单位向全市青少年儿童发出的“践行新时尚,青春更闪亮”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倡议,学校从本学期起,开展了涵盖学校版与家庭版的两大版块的垃圾分类活动。学校版活动包括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广告语设计、自创儿歌、思维导图、项目探究、垃圾分类小达人游戏对抗赛等创意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同学如何进行有序分拣。家庭版块活动包括结合五年级学生开设的人工智能启蒙必修课程,开展“垃圾分类”项目主题APP设计,评选优秀的APP向家庭推广,希望以此在社区家庭中逐步形成“小手牵大手,大家齐动手”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局面。“我们学校有1153名学生,就可带动1150余户家庭,以此带动更多社区家庭和人群践行垃圾分类!” 经过半个多月的自主研发活动,该校五年级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研发出了6个家庭版“垃圾分类APP”软件,其中五(2)班学生张梓奥研发的软件荣获最佳创意奖,并在现场进行了发布和演示。 据张梓奥介绍,她的这款APP,是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移动端应用开发”知识和技术研发出来的。而研发的动因,是因为爷爷、奶奶总是记不住垃圾该怎么分类,“所以,我想要设计一款移动端的软件,帮助他们方便快捷地学会垃圾分类。”张梓奥设计研发的“垃圾分类APP”,总计有“知识在线、问答挑战、互动游戏”三个版块组成,其中“知识简介”版块供大家可以在线学习,自主阅读垃圾分类的知识;“问答挑战”版块,进入知识问答时,正确选项会显示绿色,错误选项则会显示红色,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垃圾的分拣是否正确;“互动游戏”版块,让大家在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竞赛中,了解自己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在活动现场,两位家长上台运用这款APP开展了垃圾分类游戏竞赛,并直呼这一APP“玩”起来紧张刺激。据了解,这款“垃圾分类APP”经过安全审核后,将向区域兄弟学校、街道社区学生和居民家庭推荐使用。彭浦实验小学学生家长代表还向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发出了《垃圾分类先行者,共创环保新风尚》倡议书。该倡议书呼吁每个学生家庭争当“垃圾分类”宣传者,倡导环保新理念;争当“垃圾分类”推动者,培养生活好习惯,并伸出援手,帮助身边的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等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共建共享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争当“垃圾分类”先行者,养成家庭好品德,自觉分类投放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场所中产生的垃圾,并努力通过减少一次性用品、增加二手物品利用、优先选择再生物品等方式减少垃圾产生量,使垃圾分类投放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来源:静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