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破题,在基层闪光。在彭浦新村这片热土上,有众多充满蓬勃活力、引领群众前行的基层居民区党组织,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的同时也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本报将逐一走进彭浦新村的33个居民区,报道“小巷总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挖掘基层社区里的动人故事。 □记者 陈佳玲 彭一居委会成立于1959年,距今已有60年。风雨六十载,彭一居委会始终秉持着为居民干实事的原则。 2016年,在居民区各个角落,安装探头70个,减少小区治安案件,保障居民安全。2017年,增设机动车单行道和小区门卫,实现一进一出通行,有效解决小区堵车和停车难的问题。2018年,新建非机动车充电停车库,排除楼道充电的安全隐患。2019年,为居民区107个门栋增设消防灭火器和消防水枪。“一年至少为居民干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彭一居民区书记张安明说,其实居委会更多的工作是在背后做,虽然并不起眼,却蕴藏着一代又一代居委人的坚持,这是居委会开展工作的根基。 彭一居委会共有9名工作人员,大多是80后,平均年龄39岁,是一支年轻的居委会团队。其中有3位属地干部。居委会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怕辛苦,一心想着为居民服务,曾荣获“街道好班子”称号。 本期主角 彭一居民区 居民区名片 成立时间:1959年 居委会地址: 彭浦新村65号甲底楼 辖区范围: 东至平顺路、南至场中路、西临共和新路、北靠闻喜路。 基本情况: 共有3个自然小区,分别为彭一小区、3795弄银都大楼、场中小区,总户数2683户,户籍人数6909人,外来户数1431户,占53.3%。所住居民大多数为共和新路沿线13家工矿企业职工,属于混合小区。共有54幢楼,总面积10.03万平方米。 上门走访居民是居委会干部的基本功 凡是在居委会工作过的人,都曾做过一件事情,那就是走访人家。 彭一居民区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共有3个自然小区,分别为彭一小区、3795弄银都大楼、场中小区;居民区总户数2683户,总面积10.03万平方米。依户数划分,彭一居民区被分为6个块区,每个块区都有一个块长。负责彭一居民区文教和安全工作的李涛,三年前正式加入彭一居委会。一进居委会,他就开始了走访工作。李涛负责的块区是彭一小区43号-51号,有300多户人家。 “走访并不简单,让居民从认识你到相信你,需要时间。”李涛说,第一次走访居民时,他先请教了居委会里的老同志,讨教一些上门的经验,又拜访了楼组长,了解了走访居民家里的基本情况。 块长每天需走访七八户人家,还时常扑空,有些居民白天上班不在家。李涛告诉记者,走访是每天都在干的事情,每天都会上门拜访独居老人,针对新入户家庭、有突发情况的家庭、关爱对象等会重点走访。此外,碰着消防宣传周,会上门看看居民家里的用电情况,提醒他们安全用电。彭一是老小区,有些老人家里的电饭煲、冰箱都用了十几年,存在着安全隐患。“我们会给他们子女打电话,让他们及时更换。”逢着极端天气,也要挨家挨户提醒居民关好门窗、减少外出。台风前夕,我们6个块长都需上门告知居民注意事项。” “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这是每一个居委干部的基本修养。”张安明说,正是在这一次次走访中,他们了解到,彭一小区居民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住上新房。 知居民心中愿 解居民忧心事 历经岁月侵蚀,彭一小区外墙出现裂痕、脱落,长有青苔;窗户也多有损坏;房屋内部居住条件极其糟糕,厨房、卫生间多为合用,甚至6户人家合用一处厨卫。“能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成了居民心中最急切的盼望。”张安明说,今年5月,彭一的旧改工作终于迈出了第一步。5月7日,第一轮征询正式开始,历时两个月,同意旧改率达99.18%。 得知彭一旧改消息后,居民曹翠萍心急如焚。曹阿姨住在彭一小区26号,但她的户口却在父母家。“这房子是爱人公司分的福利房,但爱人去世后,户口就迁不进来了。若户口不能落实,旧改结束后,我就没住的地方了。”曹翠萍说。 “我也问过派出所,工作人员称她的户口真的很难迁进来,但她落户的这个事确实不能再拖了。”张安明说,他让曹翠萍准备了相关证件证明材料,前后找了男方还在世的父亲、派出所等几方人才帮曹翠萍办好了户口迁移。日前,曹翠萍特意送了一面锦旗给彭一居委会,上面写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 “居民区的事情都很琐碎,居民的需求多种多样,我们作为居委会干部,就是尽量协调,帮助居民找到解决方案。”张安明书记说,彭一的旧改工作刚刚拉开序幕,旧改征询工作主要由旧改办负责,居委会主要是做好保障工作,了解居民的诉求、调解家庭矛盾,解决他们遇见的一些困难。 关爱患病老人 特设心理疏导室 彭一居民区老龄化达31.9%,其中90岁以上老人55人,80岁以上老人580人,70岁以上老人513人。据彭一居委会主任吕贞介绍,小区里患病的老人不少。“年纪大了,子女没在身边,加上生病,他们都比较消极。”今年,彭一居委会开展了“暖阳相伴”自治项目。这个项目主要针对70岁以上患重病、大病,失智、失能的老人,一是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二是开设心理辅导课、组织一些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关爱、积极面对生活。目前,“暖阳相伴”队伍已有17人。 张安明告诉记者,居委会干部会按时打电话或上门了解老人的近况。“检查一下插座,很多老人需要吃药,看看他们药有没有配齐?家里菜刀需不需要磨一下?日前,场中小区一位老人打电话到居委会,他想理一下头发,我们就让便民服务的理发师上门帮他剪头。” 记者了解到,在“暖阳相伴”开设前,彭一居委会还开展了一个类似的项目,名为“博彩人生”。“博彩人生”项目的对象主要是患病的女性。“博彩人生”开展已有7年,在2015年荣获党建创新项目二等奖。“生病的人容易在家闷闷不乐,让她们走出来参加活动,感受生活的正能量。我们举办烘焙、手工、茶话会、踏青、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来帮她们走出消极的情绪。”张安明说,去年特意开设了心理疏导室,又请了心理疏导师来帮助她们缓解生病带来的心理焦虑,帮她们找到生活的勇气。目前,“博彩人生”队伍有47人。 张书记说,居委会工作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最重要的就是踏踏实实,用心、用情、用力走好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