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安装科技系统 防止电瓶车乘电梯

传感器

电瓶车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电梯的普及,给笨重的电瓶车提供了一条上楼的“快速通道”。正因如此,高层住宅楼道内因电瓶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不胜枚举。电瓶车在楼道充电时,存在电流不稳、电线连接不畅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引发火灾。且电瓶车占用了楼道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还会影响人员疏散,后果不堪设想。今年,彭浦新村街道在社区全面启动“美丽楼道”打造行动,进一步深化“两美”建设成果。楼道不仅是居民出门进门的必经之地,还是邻里接触最频繁的地方。建设“美丽楼道”、保障楼道安全事关民生,刻不容缓。那如何杜绝电瓶车“坐电梯”上楼,占用楼道的情况呢?

围绕这一问题,彭浦新村街道平安办自今年年初起联系相关工程单位,针对禁止电瓶车进电梯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从外省、外区的一些改造案例来看,目前防止电瓶车主要采用物理阻隔的方法——包括拆除无障碍通道,电梯内加装座椅、横杆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阻挡电瓶车的“上楼之路”,但是皆有不足之处,拆除无障碍通道会令老年人、残疾人群体出行不便,加装座椅、横杆占用电梯空间。经过多番讨论和比较,街道最终选择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识别电瓶车,从而禁止其进入电梯,并在保平小区选取一栋高楼住宅开展试点工作。

据悉,该装置以传感器自动识别电瓶车,并搭配摄像头辅助监控,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电瓶车禁入电梯管控系统。当电瓶车进入电梯时,系统会向当事人发出提醒,并停止电梯运行。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婴儿车、轮椅等进入电梯,会不会也发出警示声。据悉,该系统搭配精密的算法,可以根据传感器捕获的数据精准识别出进入电梯的电瓶车,防止出现误差。

目前,该系统尚在试运行阶段,试验楼居民纷纷表示该系统的安装彻底杜绝了电瓶车进入楼道充电,大大提升了安全指数。接下来,街道将根据试运行的情况,结合居民意见进一步优化方案,并进行全面推广,彻底杜绝辖区内高层住宅电瓶车充电的安全隐患。

(平安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