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 在基层破题,在基层闪光。在彭浦新村这片热土上,有众多充满蓬勃活力、引领群众前行的基层居民区党组织,这些党组织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的同时也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本报将逐一走进彭浦新村的33个居民区,报道“小巷总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挖掘基层社区里的动人故事。 □记者 陈佳玲 “一袋草鸡蛋,一把挂面,老伯您收好。”国庆前夕,彭浦新村第五居委会(以下简称彭五居委会)为辖区内567位80岁以上的老人准备的重阳节礼物已全部送到老人手中。彭五居委会书记朱立人告诉记者,重阳节为老人们备上一份礼物是彭五的传统,已持续15年。早年间只有一把面条,2012年开始,每年都是一袋鸡蛋加一把挂面。多数老人会到居委会领取礼物,少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居委会的志愿者会将礼物送上门。“虽然礼物不贵重,但我们希望住在彭五的老人能感受到一份关爱。” 彭五居民区是典型的工人新村小区,位于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东南部,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造,分别在1972年、1976年、1978年、1979年及1982年分5批建成;有三至五层混合结构房47幢,六层7幢。房屋由上海市房管局负责分配,主要分配给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彭浦机械厂、四方锅炉厂等企业职工。彭五居民区实有人口543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2834人,占52.1%,老龄化程度非常高。“与青年人相比,小区里的老人,更需要居委会的帮助。”朱立人说。 本期主角 彭浦新村第五居委会 居民区名片 成立时间:1975年12月 居委会地址: 彭浦新村328号106室 辖区范围: 东至岭南路,西临平顺路,南起闻喜路,北到临汾路。 基本情况: 彭浦新村第五居委会共有9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3岁。 彭五居民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7个,党员330名,居民区楼组长106名,居民代表212名。居民实有户2225户,实有人口5438人,60岁以上老人2834人,独居老人家庭45户,纯老家庭142户。 空巢老人困难多“管家”团队来解决 今年7月1日,彭五居民区“朋吾汇·空巢老人家庭照顾管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为居民区80名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提供社区家庭照顾管家综合服务,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朱立人告诉记者,去年居民区大调研过程中,不少老人反映,“年纪大了,出门买菜特别不方便”“家里冰箱坏了,也不知道找谁修”“去一趟医院,太折腾人了”……据大调研结果显示,社区老人对饮食便利、食品安全、均衡营养以及文化娱乐等有着迫切的需求;有80%的老人反映,目前社区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希望开展净菜到家以及健康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服务,其中约30%的老人希望得到社区人士和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另外,社区空巢老人的家庭照护服务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心理需求突出。部分空巢老人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照顾存在困难。部分空巢老人生活安全存在隐患,需要得到有效帮助。“问题找出来了,就得想办法解决,‘空巢老人家庭照顾管家’项目正是我们的应对之策。” “管家既是照顾者,也是陪伴者,一方面让老人不再感到孤单,另一方面解决他们日常的生活难题。打造一支专业的‘管家’团队是撬动整个项目的杠杆。”朱立人说,“管家”团队里共有37名志愿者,由小区居民、社工、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组成,其中有10名专业志愿者和2名预备志愿者,定期展开志愿者培训。“‘管家’团队里不仅有水电工,还有心理咨询师、医生等,确保为老人提供四大方面的服务:结伴服务、居家安全服务、便民服务、净菜到家服务。” 净菜送上门 破解老人买菜难 一位空巢老人受访时表示:“阿拉有人关心了,谢谢志愿者常常上门陪我聊天。”据朱立人介绍,结伴服务会根据80名空巢的老人实际需求,分别开展爱心陪伴、心灵呵护、健康管理、结伴参加社区活动等服务,志愿者每个月为老人提供6次结伴服务。截至8月底,“管家”团队完成920次结伴服务。居家安全服务由专业志愿者定期检查及报修水、电、燃气安全。便民服务主要是为老人们提供理发、小家电维修、测量血压、测血糖等个性化服务。“所有的服务,都是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也同样受到了关注。管家服务里便有一项“净菜到家”服务,破解老人出门买菜难的问题。每周二、每周五上午,志愿者会为老人们送菜上门。“为了提供安全新鲜、价格合理的菜品给老人们,我们与合作方签订了协议,合作方每天早上都会到基地采摘蔬菜,然后用冷链车直接送到销售点。之后志愿者就会上门把老人们订购的菜品采购回来,分拣之后再上门送给老人。蔬菜价格也会根据时令调整。”朱立人说,这项服务的关键就是要确保送到老人手上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 “我住在3楼,下楼不方便,买菜回来上楼又特别费劲,现在好了,不用出门想吃什么菜,告诉志愿者就可以。”王老伯一个人独居,儿子工作繁忙,无暇照顾他。“现在送菜上门,儿子对我的饮食也放心了很多”。 据悉,享受净菜到家服务的有23人。朱立人说,后期服务范围还会进行扩展,努力惠及更多有需要的空巢老人。 倾情帮扶暖人心 居民手写感谢信 尽管老年人是居委会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居委会要做的事远远不止这些。日前,彭五居委会收到了辖区内406号居民王芳手写的感谢信。 2016年年底,王芳携小孙子林浩然搬进了彭五小区。居委会干部在走访中得知,林浩然的爷爷、父亲、姑姑先后因病去世,其母亲在他幼时便离去,少有联系。家中所有的开支仅靠着王芳微薄的退休工资。“亲人的先后去世对一老一小造成的打击很严重,我们都很担心。”居委会干部都不由地心疼起这对祖孙。 居委会干部根据政策,为这个家庭申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平日里也对他们颇多照顾。除了经常邀请他们参加居民区的活动,还定期到家中看望,不时带去学习用品、水果等。暑假期间,居委会还邀请了大学生志愿者给林浩然补课。同时,他每月还会收到爱心人士的捐助。目前,他在彭浦四中上初一,成绩良好。 “大家的爱心之举让我们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重燃了生活的希望,他现在也开朗了很多,非常感谢居委会的关心。”王芳说,过去他总是闭门不出,整日以泪洗面。如今常去参加小区的活动,心情也变开朗了。此外,居委会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咨询,为孩子争取到了每半年免费体检一次的资格。 临走时,朱立人带记者逛了逛彭五小区,沿途遇到不少人要找他处理事情,垃圾厢房的装修、邻里的矛盾、居民家里需要修缮窗户的器具……他说,居民区的事情无小事,每一件都要解决好,要让每位居民感受到更多幸福。 (文中王芳、林浩然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