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情暖瑞金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级台阶“阻碍”父母回家路一把“椅子”通向阖家团圆屋

记者 李洁

“爸、妈!欢迎你们回家过中秋。”小儿子蒋红卫牵着两位老人的手开心地说道。

199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了大江南北,不少人一提到这首歌都能立刻唱出来。子女回家看父母一时成了热门话题。而现实中还有许多父母也想到子女家中看看。可这些父母想去子女家走一趟却显得不那么容易,对于家住淮海中路康绥公寓的蒋寿观、茅玉珍夫妇来说,阻碍他们与儿子相见的便是这百来级台阶。

蒋寿观、茅玉珍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携手度过了60个春秋,时逢中秋来临,瑞金二路街道的工作人员特意为他们送去了祝福,除了蛋糕和鲜花,还有一项特别的服务。

“现在(爬楼)就稍微慢一点,我们眼睛也不好,走出去两个人手牵手,人家不理解,怎么那么要好啊。”茅阿婆这句甜蜜的话背后却透露出苦涩的无奈。

上海是个老龄化社会,特别在瑞金这样的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非常高,一些老人家住老式公寓,没有电梯,再加上腿脚不便,对于这些他们来说,想下楼看看,或是去儿女家走走都是难事。时逢中秋,蒋寿观和茅玉珍夫妇最大的心愿便是去儿子家吃个团圆饭。得知老人这个心愿,瑞金二路街道找到了专做爬楼机服务的企业,为他们提供无障碍上下楼及出行的服务。

“其实每年过节,儿子都会来家里,但一般都是早早地吃完饭又早早地回去,我们很想跟他们多说说话,但是因为怕耽误他们时间,今年我们可以去孩子那一起过节了!”蒋阿伯和茅阿婆依偎在一起幸福地说道。

说起爬楼机,这个形似普通轮椅一样,却比轮椅“聪明”得多,它可以由人手动操作、在上下楼梯时启动不同前进模式,载着老人安全爬楼梯。工作人员把老两口依次抱上爬楼机、系上保险带,到了台阶边,只见工作人员轻压手柄将前轮翘起,后轮滑行至阶梯边缘,感应器会感应到危险而“命令”后轮停住。再按一次手柄按钮,可伸缩的前轮便伸出“长脚”落在了下一级楼梯上。蒋阿伯坐在上面,嘴里一直称赞着:“这个坐的很舒服的,很放心的,我说比飞机还要好。”仅仅几分钟,就从楼上稳稳地下到了底楼。

“他们下楼很不方便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过去的,现在不一定我们去了,他们时时刻刻可以过来。”小儿子蒋红卫说道。

工作人员把老人送到了小儿子家中,为了见证父母这一幸福时刻,生活在新加坡的女儿也专门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甜蜜的月饼,一起品尝这幸福的味道。

【延伸阅读】

目前,瑞金二路街道设有专门的为老服务中心,16个居委会,3家社会组织,和两家企业组建了24名养老顾问团队。据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戚建豪介绍,通过社区养老顾问发现这样的一个需求,去链接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对于有这样需求的老人,能让他出得了门,下得了楼。

瑞金二路街道爬楼机项目在工作日时段根据预约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预约需提前2小时,预约电话(962100),每上楼或下楼一次收取2元;后期,街道会根据社区老人需求,不断增加服务时间,不断拓宽为老服务内容。

提供服务的上海展大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黄国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已经为没有电梯服务的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了20多万人次的无障碍上下楼服务。在此基础上,还为一部分下楼以后出行仍不方便的居民提供了延展服务,把他们接下来以后,再送上一程。”

未来,该服务将在中心城区逐步开展。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