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一届人大十一次会议上石二代表团说了什么?

石门二路代表团在会议现场建言献策

1月13日上午,静安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区长王华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会后,石门二路街道代表团认真审议了《静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府报告》)、《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静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静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审议过程中,各位代表积极踊跃,为静安发展建言献策。

■  严俊瑛代表

《政府报告》中说的2020年各项预定目标不折不扣完成,全力保障民生项目,大力开展稳商招商,党员干部展现拼搏精神,取得成绩实属不易。

建议:一是在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形势下,重新定位静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加强内外部联结,既要抓牢外向型优势,还要找准内循环切口和抓手,群策群力,挖掘资源,提升服务能级。二是做好区域民生工作,保持高质量推进势头。三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  可晓林代表

《政府报告》体现区委、区政府的初心、恒心与决心。一是总结实在。2020年区政府工作用数字说话,成绩显著,客观实在。二是思路清晰。提出“国际静安、卓越城区”发展定位,完善优化“一轴三带”、四大核心功能区等内涵,既彰显深化改革创新,又体现一张蓝图画到底。三是部署细致。措施务实,特色凸显。

建议:一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推动条块协调融合。二是持续开展“美丽家园”工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杨峥代表

2020年区委区政府工作不畏艰难,奋发有为,成绩可圈可点。

建议:一是在上海火车站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商业生态圈,打造上海站地区“站城融合”的典范。未来发展进一步突出“站城融合”的理念,与周边经济文化产生互动互联,优化交通流向、完善基础设施,对商务楼宇进行新定位、新规划,使之适应上海主城区中心位置和发展要求,上海站地区经济业态的调整都要聚焦“站城融合”,并作为南北链接纽带;二是聚焦建党百年重要节点,将静安区红色历史建筑和点位进行进一步深化、挖掘和提炼。

■  王兴和代表

建议:一是留商稳商,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优化招商体制机制,思考如何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二是法治政府的建设,有效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  马颖慧代表

《政府报告》体现静安积极应对疫情,全力推进经济发展,交出了满意答卷。

建议:一是积极对接科创中心建设,找准自身定位,静安需吸引更多科技类企业,建强产业集群,为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形成中心城区同质化竞争中“你有我优”的优势。二是对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迪拜等世界级城市的中心区域,全力迈向“国际静安、卓越城区”。三是深挖“全球服务商”内涵,明确服务内容清单,加大静安核心竞争力对外宣传力度。四是加大对国际机构、国内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枢纽型机构的吸引力度,以此为招商引资平台,通过枢纽型机构挖掘新企业,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五是建好商业配套设施,面向白领等群体提供更多健康、文化、体育等多元服务,进一步盘活社会资源,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  王敏代表

《政府报告》内容详实,静安的精细化管理、对驻区单位的关心帮助做得都比较好,体现了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的工作作风。

建议:一是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挖掘红色遗址背后的故事,深挖红色遗址历史内涵与展览形式,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二是提升人大代表建议质量,提高人大代表建议解决率。

■  朱建华代表

《政府报告》中提到深化物业管理改革,不断提升物业企业服务水平。

建议:一是物业企业突破理念,开发新功能,更加符合贴切居民需求。二是管理标准提升,如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服务意识等。

■  朱晓珏代表

建议:一是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参与静安建设。二是加大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在经费支出上进一步厉行节约。三是关注城区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服务,催化业务消费新模式,做好跨领域平台创新,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  庄虔赟代表

2020年因为疫情经济发展水平受到较大冲击,但静安区仍取得一定经济增量实属不易。对2021年政府工作目标有两点感受:一是经济增量5%的目标体现本届政府自我加压的勇气。二是“一轴三带”中“三带”的功能定位较以往更清晰、更明确、更深入,相信南京西路功能区、苏河湾经济圈、产业经济和科创经济等四个板块会成为静安经济发展的亮点和聚焦点。

建议:做好“大健康”产业,积极打造全市乃至全国引领性、标杆性健康产业项目,更好地与“卓越城区”的理念相匹配。

■  李永辉代表

《政府报告》内容充实,提出的“一轴三带”“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等理念将持续引领静安发展。

建议:一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进一步调动驻区企业共同参与,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形成工作机制,进一步密切政府与各市场主体的联动,强化工作落实,明确政策导向,向企业提供更具导向性的优惠政策。

■  李华忠代表

《政府报告》对2020年来之不易的成绩进行肯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一是2021年的工作希望进一步提升城区品质,如增加各类绿地、立体绿化、道路大中修的指标数。二是优化为老服务体系,希望将养老床位、社区长者食堂等实事工作不断提升。

■  杨芳代表

建议:加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着重在关键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并设立相应指标体系和配套政策,发挥静安资源、人才集聚的优势,促使大数据能力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进一步深化静安的科创能力。

■  吴菲祺代表

《政府报告》数据详实,国家企业经济受到疫情冲击,但静安区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全年发展形势稳定向好,体现出本区工作的实际成效。

建议:一是重视辖区内产业园区经济发展。二是关注经营地在静安、注册地在外区小微企业的留商稳商工作。三是给予招租业主方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招商引资市场活力。

■  沈立东代表

建议:一是在静安区“一轴三带”发展战略中,重视上海站不夜城、苏河湾经济带等发展;二是市北高新发展具有局限性,可将市北高新的园区发展向北拓展,同时考虑改变北郊站性质,在货运站的基础上加上城际交通;三是高质量推进核心功能区建设,持续优化功能布局,特别是南京西路功能区能级提升;四是目前公租房需求量逐年提高,可向郊区开发新区域,增强房屋配置。

■  沈志军代表

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关心,特别是对此次抗疫过程中“为大家舍小家”、付出巨大的社区工作者,希望能够给予相对应的表彰与关爱。二是持续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梳理汇总加装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形成工作口径,进一步保障居民权益。三是做好小区充电桩建设工作,加强上下沟通交流,便于居民社区跟进相关工作。

■  张品一代表

从《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出2020年全区经济指标完成较好,但仍具有较大压力。

建议:一是招商,希望街道注重政策传达和企业服务工作,加强与物业企业的信息互通,同时制定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方案,吸引商户入驻;二是稳商,在企业和白领服务上,更多关注实际需求,充分创新工作内容、提升服务内涵。

■  周云燕代表

《政府报告》呈现出2020年不确定、不稳定的态势和政府工作成果的来之不易。

建议:一是教师资源招聘态势良好,建议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提高静安人才竞争力。二是稳商工作,辖区内企业在疫情期间经营困难,可以通过与学校工作联结进行经济转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三是旧里改造工作,建议加强宣传,统筹规划,达到安抚居民的效果。四是城市治理水平要不断提升,抓细节、抓流程、抓机制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  徐锴代表

《政府报告》以数字化量化政府工作成效,内容清晰具体。

建议:一是经济增量5%的指标如何落地,应在后发优势上动脑筋,优化招商环境营商环境,将压力机制逐步传导到基层。二是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增量,重视高端人才引进,彰显本区优势,提升竞争力。三是盘活存量资产,以电力行业供电作为主要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  唐耀庭代表

建议:一是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仍需加强,社区周边道路存在不断开挖的情况,居民群众意见较大,希望能进一步做实精细化管理,加大对群众关注问题协调解决力度。二是社区中发生“蛋壳公寓”类似事件,不少中介、下家受到损失,希望加大监管力度。三是加强对线上教育的监管,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  谢军代表

《政府报告》和《规划纲要》内容详实,在疫情冲击下静安区经济仍能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但“撤二建一”实际上导致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仍存在差距与不足,“一轴三带”发展内涵仍需进一步深化。

建议:一是在“十四五”规划中高度重视“一轴三带”产业导向。二是在招商引商工作中,要努力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抢存量、提增量。

■  蔡宏杰代表

《政府报告》2020年工作成绩数字清晰、结果喜人,2021年按力所能及设定目标,整体内容详实。

建议:一是加快零星地块改造,在履职过程中多次下基层,了解到石门二路170弄居住条件差、老龄住户多,希望区政府进一步公开旧区改造信息,持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二是完善“一网通办”,以此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关于预算工作,一方面减少不必要支出,杜绝铺张浪费,另一方面盘活政府资产,过好“紧日子”。

■  管建军代表

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好稳企稳商工作和企业服务工作,关注濒临破产企业和经营困难小微企业。二是增强区域经济服务,全力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承接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给予更大政策支持和更多制度制定。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石门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