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吉四村,有三栋你不知道的“奇葩楼”,共14层的居民楼电梯只到13楼!14楼的居民莫不是乘到了假电梯? 在延吉新村街道的支持下,四村居民通过自治,自行筹资更换了25号、26号、68号三栋住宅楼的6部老电梯,同时将电梯升到了14楼,解决了困扰顶楼居民31年的难题。日前,4台电梯已完成更新投入使用,另2台也即将完工。 老电梯换新 引出顶楼居民“老大难” 据介绍,延吉四村建成于1987年,大部分是六层住宅楼,只有3栋带电梯的小高层。但这三栋小高层先天不足,电梯只通到13层,顶楼居民要通过消防通道走上去。由于小高层在当时还十分稀罕,能够分到这里入住,很让人羡慕,因此顶楼居民对于爬一层楼也就不计较了。 如今30年过去,6部电梯已经老化,经常出现停运、关人事故,经过多次修理仍然无法根治,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专业评估,6部电梯已经不具备维修价值。但由于是售后房小区,维修资金不足,更换电梯需要自筹一部分资金。于是,延吉四村业委会开展了调查,大部分居民表示愿意更换新电梯。 “我们一层十几户居民,每家都有老人,有的甚至90多岁了,老人爬不动,轮椅也上不来。这次更换新电梯,能不能索性把电梯升上来?我们愿意多出点钱!”在听取居民意见的过程中,25号14楼的居民姜金保向居委会主任王秀娟提出了请求。 王秀娟立即表示,如果技术上可行,就一揽子解决这个“老大难”。于是,她请来专家现场查勘。专家发现,25号和68号的顶楼原本就有机房和井道,只不过当年由于技术原因,担心电梯出现“冲顶”,就把顶层空了出来。所以更换电梯升上一层,难度不大,但是要增加数万元的费用。而26号的房屋结构和另外两幢楼不同,没有机房,而且结构是横向的,需要加以改造,重建机房,工程很大,费用也更高。 电梯直达14层顶楼 2018年初,延吉四村党总支、居委会和业委会积极发动社区党员、楼组长和热心居民组成电梯更换自治小组,建立了征询机制、筹资机制、咨询机制。这项工作同时也得到了负责管理小区的物业公司的大力支持。 征询过程中,自治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发放、收集征询意见反馈单。几个月后,三幢楼均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同意率,顺利通过电梯更换方案。在之后的筹资过程中,因为电梯改造需要,25号、68号的顶楼居民每户要出3000元,而26号楼的顶楼每户居民要出资8000元。25号、68号的顶楼居民很快筹足了资金,但26号一部分顶楼居民认为出资差距太大,有些不能接受。自治小组多次上门解释,同时请来房屋建造和电梯方面的专家讲解,最终消除了居民的疑虑。 2018年8月起,延吉四村的6部电梯换新工程开工。3个月后,25号和68号楼电梯完工,正式交付使用。由于26号楼的工程较大,一部电梯的更换将在一两周后完成,另一部要到春节后才能竣工。 延吉四村的老电梯换新项目,获得了2018年杨浦区“居民自治十佳项目”。延吉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老旧小区多,这个项目探索了一条老大楼电梯更新改造的新路子,今后可望在其他小区复制推广。 (杨浦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