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成堆的小区,浓烟滚滚的工厂,污水横流的河道,如果我们的生存环境变成这样,未来会怎么样……”3月22日中午,四平路街道团工委携手上海市政院团委、社区文化办,为二师附小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垃圾分类公益课。 来自上海市政设计院五院团支部的团员青年们以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愚公移山”作为开场故事,用生动的图片,浅显易懂的言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活垃圾如何分类,号召学生们从我做起,学习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校园,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在随后的动手环节课中,青年们给孩子们带来了4个“垃圾桶模型”和若干“垃圾”小卡片和贴纸,以“分一分”“贴一贴”“说一说”等形式,让孩子们动手体验,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四平路街道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宣传单,大家一边对照“分类指引”,一边用小手把“垃圾”小卡片投入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剩饭剩菜属于湿垃圾,放在棕色的垃圾桶里;废纸、旧衣服属于可回收物,放在蓝色的垃圾桶里;废旧电池、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放在红色的垃圾桶里;纸巾、大骨头、花盆、陶瓷是干垃圾,要放在黑色的垃圾桶里……”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为这些垃圾寻找合适的“家”,主动思考,动手参与,既增长了知识,也增添了乐趣。 “小朋友们,在学校里我们要做垃圾分类小小志愿者,回到家后,我们要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我们还要主动减少制造垃圾。”临近尾声,青年志愿者们告诉小朋友们,要把今天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学以致用,孩子们用充满童真地声音,异口同声地说好。 二师附小大队辅导员施蓓表示:“此次活动也是学校垃圾分类主题周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学校也将组织有关垃圾分类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从小提升对环境资源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垃圾资源观,积极动手参与,美化校园环境。”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街道团工委积极整合区域单位资源,发挥青年优势,开展“环同济青年垃圾分类微课堂校园行”活动,二师附小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接下来,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志愿者宣讲团将继续深入社区各中小学,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 (四平路街道团工委)
|